• 法学院“廌园青年说”讲座活动之“公众号运营经验分享”回顾
    发布时间: 2020年11月23日

    20201113日晚,由共青团法学院委员会主办、法学院2019级国际化实验班承办的“廌园青年说”系列讲座第一场于法学院B321教室如期举行。

    本期嘉宾介绍

    叶凌昀,法学院2019级国际化班成员,福建省莆田市作家协会会员、厦门大学自强思源优秀学生培养计划第八期学员,长期运营微信公众号杰西的青春手册。原人文学院,2019-2020学年必修专业课绩点年级第一。曾荣获校优秀团员表彰、本科生优秀学生学业优秀奖一等奖学金、社会实践奖学金、2019年厦门大学新生辩论赛冠军、2020年厦门大学校园辩论赛冠军、2020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同诵读,共战’”原创诗文征集大赛二等奖。

    讲座回顾

    web2.0时代,全新的智能互动传播与鲜活的自媒体内容早已重构了传媒业态,颠覆了主流媒体以点对面的大众传统方式。值此之际,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时代发展脉络,在信息化的海洋中发出独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声音?

    本期主讲人叶凌昀围绕微信公众号这一自媒体形式,从定位、名称与头像选择、排版、配图、涨粉与留言功能、流量变现等层面展示了个人公众号的运营技巧,鼓励大家利用微信平台,把握线上传媒与数字经济不可限量的未来。

    公众号的名称与头像在读者的第一印象中至关重要,而二者的选择又与定位息息相关。关于如何确定公众号的定位,叶凌昀提出既要选择自己的兴趣领域,又要确保自己对其内容的熟悉与了解;名称则应该与定位有联系,在做到通俗易懂的同时也要具有个人特色;公众号头像则因人而异,既可以是人物头像,也可以是动漫头像、文字头像,但也要注意与定位相符。

    公众号文章的展现形式也是影响读者阅读体验的一个重要因素。接下来,叶凌昀介绍了用于文章排版的不同编辑器以及具体的字号选择等细节,并向大家分享了多种制图方式以及图片资源网站。

    关于公众号如何吸引流量,叶凌昀提出可以在微博、知乎、豆瓣、b站等多个平台进行引流,并策划裂变互动,通过发放福利来引导更多的人关注公众号;也可以直接向影响力较大的公众号投稿。要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交流,可以建立读者群、多多征集读者对于公众号内容的意见。至于公众号的流量变现,则可以通过赞赏功能和广告宣传来实现。

    讲座进行到尾声,同学们纷纷就自己关心的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表示受益匪浅。

    新时代,新“视”界,新力量。“廌园青年说”第一场讲座在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廌园青年说,期待与你下次再见!

    关于我们——“廌园青年说”

    青年是什么?

    是多元开放,昂扬向上;

    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

    是心怀理想,拥抱未来......

    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培养具备跨学科思维与国际视野的多元复合型人才,共青团法学院委员会开办“廌园青年说”系列讲座活动。在这里,有来自不同学院的跨学科人才分享各自领域的闪光之处;在这里,有经验丰富的学长姐讲授关于法学专业的点点滴滴;在这里,无数优秀青年学子站上讲台,立潮头、发新声,用自己的声音定义独属于廌园的青春色彩,焕发着不一样的青春光芒。

    这个秋季,相约廌园——

    廌园青年说,我们听你说!

     

    法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