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用一句话来介绍你的论文选题,你会怎么做?”
“如何区分扎根理论与案例研究方法?”
“黑匣子中的why与how是什么关系?”
三尺讲台变成一个巴掌大的小窗口,几十人的课堂变成1v1的个人专属教学,实时的对话提问与疑难解答,流畅的画面传输与课程讲解……这正是管理学院最新一期“海韵涛声”开在学生社区的系列讲座实况。不过,这次讲座从线下走上了“云端”。

疫情当前、开学延期、城市封锁、足不出户,没有了学校图书馆的海量资源,没有了可以便捷实现的导师指导与面谈,论文开题与写作成了湖北疫区学生的“烦心事儿”,也助力“管理学院在湖北师生临时党支部”做成了支部建立后的第一件“暖心事儿”。
该临时党支部由在湖北的管理学院师生共19人组成,学生党员主要来自高年级研究生。支部书记、旅游系副主任伍晓奕在了解学生现实情况与需求后,利用学习强国APP发起“海韵涛声”系列讲座之《如何作出理论贡献》。讲座由临时党支部组织筹划,受众覆盖管理学院全部研究生,学习强国32个在线席位瞬时抢光,新形式更加受到学生热捧。“整整讲了快两小时,这个形式仿佛自己在直播。”讲座末尾,支部书记伍晓奕与同学们打趣道。“听完您的讲解,感觉论文又有可修改的地方了!”“通过这次讲座,我在研究方法部分收获颇丰,谢谢您!”同学们纷纷感谢伍晓奕老师的倾情讲解,这次讲座恰到好处。
管理学院始终以生为本推进工作开展,努力做到学生在哪里,资源与服务就跟随到哪里。疫情突如其来,管理学院因势而谋将固定课堂搬到线上,快速推进、精准解决学生真正关注的现实问题,一场“云讲座”有效引导学生将注意力从疫情恐惧转移至专业学习上。此外,学院面向全院学生发起阅读打卡及听课笔记分享活动,每周固定时间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主题书单与专业教师课程,并在线上打卡群交流主题书单阅读心得,快捷分享听课笔记。活动上线不到24小时,便已有百余名管院学子留言刷屏、活跃其中。
距离阻断不了流动的课堂,开学延期心态不延期。接下来,管理学院将根据教育部等要求做好春季学期开学的预案,及时对新学期的学生返校、教学安排等事宜预做安排。并进一步发挥党团组织力量,号召学生党员、团员青年立即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党员和团员青年的先锋模范和突击队作用,有序参与防控工作。
(管理学院 高瑜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