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手拉小手,让梦想一起同行 —— 航空航天学院“筑梦启航”后村小学第二课堂第一次授课圆满完成
    发布时间: 2019年10月30日

    20191014日下午,航空航天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与翔安后村小学联合组织的“筑梦启航”第二课堂第一次授课圆满完成。在精心的授课准备后,7名志愿者在我院青协的组织安排下成功完成了四个班、每班两节课的授课计划。

    我们授课内容分别为国学和科普,旨在通过开设“科普”、“国学”两门精品课程,教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科学修养,开拓他们的视野,并传递“爱国”、“传承”、“感恩”的理念,培养新一代优秀少年,为学生们“筑梦”,助他们“启航”,为实现中国梦助力

    (志愿者课前准备)

    国学授课中,国学一班以我国思想史演化为主题,国学二班则以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为主要内容。两个教学班都通过对历史故事的生动讲述,刻画了我国历史上著名人物的英雄形象,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文化自豪感。那些被埋藏在中国历史大地最深处的珍贵的煤,那些被一代代国学大师所研究,燃烧凝炼了一遍又一遍地的煤,如今经由志愿者们的手,在孩子们心中点燃成了文化自信的灯。

    而我院无人机社团所组织的两个科普授课班,则通过无人机实物飞行演示,再结合简单原理多媒体展示的授课形式,将原本复杂的无人机飞行原理和操作过程融入实体展示中,结合我院知识特色与硬件配置优势,给学生形成了直观简洁的印象,激发了学生对航空航天事业的好奇与学习热情。小小的无人机所承载的是关于志愿者们的期待,关于学生们的科技畅想,还有关于那些在未来中冲天而起的无数可能性。

    (国学课堂)

    (无人机室内)

    (室外课堂)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与学生间形成了亲切热络的互动,有实景演示,有奖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志愿者的授课不仅在知识层面使学生们有所获益,更在短时间内和学生们形成了信任互动,分享了一些学习生活经验,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外有了更多的收获和体验。

    后村小学的校长与教师也对此活动十分重视,在校长的安排下,各位班主任在授课过程中全程陪同并配合志愿者的工作,在课间与志愿者分享了执教小学生的一些授课经验,并结合学生反馈对此次志愿工作的意义作出了高度的肯定。

    (志愿者和校长合影)

    航空航天学院“筑梦启航”第二课堂的开展不仅给后村小学的孩子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也为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的同学提供了丰富课余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使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限于假期,让同学们利用学余时间,为当地的教育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时,有利于促进在校大学生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在志愿服务的体验中提高素质,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增长才干。

    所谓的遇见和预见无非就是这样的故事,也许在某个午后学生和学生的相遇中,就谱写了那些期待和梦想一同生根发芽的童话。

    (志愿者和孩子们合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