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上午,海洋科技博物馆的志愿者们迎来了新的一批客人,他们是来自厦成海景花园的家长和孩子们。
上午九时,参观团抵达博物馆。一行33人,年龄最大的已经年过七十了,年龄最小的才上幼儿园小班。大家满心欢喜,在志愿者的带领下饶有兴致地参观学习。
博物馆导览:寓教于乐
彦霞是海洋科技博物馆的“金牌”讲解员,参与这项志愿服务已经有一年多了,她的热心、细心和耐心也获得了参观者的一致好评。在综合展区,她为大家讲解了海洋科学史及厦大海洋学科的发展历史,生动地描述了“嘉庚水母”是如何命名的。在地质展区,她为大家介绍地球、海洋岩石圈的结构和演化历史,小朋友们对脚下的这片土地蕴藏着的无限秘密,听得非常认真。在生物展区,完整的珊瑚生态展示让男女老少眼前一亮,彦霞为大家讲解了生态系统的构造和小丑鱼的性别转换,引得大家激烈讨论。此外,为了让大家听明白,彦霞尽量避免专业术语,而是结合实际为大家讲述水声信息与通信的原理和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参观者表示,讲解员对于海洋生物相关的讲解细致而深刻,深入浅出,受益匪浅。对他们掌握海洋生物之间和生物与其所处的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组成等知识有极大的助益。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环保意识,身在海滨城市,环保意愿更强烈了,今后会发动更多身边人去关注海洋,了解海洋,保护海洋!
仪器展示与体验:激发兴趣
除了眼睛看,耳朵听之外,博物馆志愿者们还为参观者精心安排了仪器体验环节。地质偏光镜、生物显微镜、导览机器人、机器鲨鱼等等,让参观者们兴致盎然,争相参与体验,感受科技与海洋的互动与创新。老人和小朋友显然对显微镜更感兴趣,爸爸们更想了解海底机器人的工作原理,而妈妈们则偏爱地质偏光镜。王柯青是今年刚刚加入博物馆的志愿者,大一的她尽管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还非常有限,但她却认真自学了博物馆展品相关的所有知识,讲解起来头头是道。她耐心地指导老人和孩子们观看微观世界的惊奇,也认真地向爸爸妈妈们讲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偏光镜的使用。
仪器了解和体验之后,孩子们对科学实验更有兴趣了,纷纷高喊着“太棒了!”大人们也为日新月异的海洋科技惊叹不已。每每此刻,志愿者们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志愿接待:冬日暖阳
过去的一年里,博物馆志愿者张姝菱参与到了许多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其中博物院讲解服务时长高达100小时。在志愿服务中,她说,认识了许多可爱的人,让他们高兴而来,满载而归,自己的服务能受到广泛好评,消除了一站站一天的疲惫都是值得的。“再回首的时候,只留下满心感激。而我最大的收获便是对于‘志愿者’这三个字的理解,莫过于‘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她这样说。
海洋科技博物馆志愿服务团队,不仅仅局限于博物馆展品的介绍和相关的科普宣传,自2018年以来,策划了多场主题科普活动,吸引了许多团队的报名,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参观也变得更多了。2019年,博物馆除了周三、周六开放之外,每周天也可能进行开放。
活动顺利结束了,参观者们不仅了解了海洋科学知识,也树立了他们的海洋意识。有参观者称赞说:“博物馆将海洋科学带到大家的身边,让大海从一个神秘的概念变成了一幅碧蓝的图画。”
海洋科技博物馆志愿者们的专业与热情,就像冬日里的暖阳,让每一位参观者带来知识,更带来幸福!

博物馆志愿者向来访民众讲解科技馆馆藏标本

白海豚科普讲座与海洋元素diy绘画

志愿者进行地质偏光镜使用教学与机器鲨鱼操作演示
1月5日上午,海洋科技博物馆的志愿者们迎来了新的一批客人,他们是来自厦成海景花园的家长和孩子们。
上午九时,参观团抵达博物馆。一行33人,年龄最大的已经年过七十了,年龄最小的才上幼儿园小班。大家满心欢喜,在志愿者的带领下饶有兴致地参观学习。
博物馆导览:寓教于乐
彦霞是海洋科技博物馆的“金牌”讲解员,参与这项志愿服务已经有一年多了,她的热心、细心和耐心也获得了参观者的一致好评。在综合展区,她为大家讲解了海洋科学史及厦大海洋学科的发展历史,生动地描述了“嘉庚水母”是如何命名的。在地质展区,她为大家介绍地球、海洋岩石圈的结构和演化历史,小朋友们对脚下的这片土地蕴藏着的无限秘密,听得非常认真。在生物展区,完整的珊瑚生态展示让男女老少眼前一亮,彦霞为大家讲解了生态系统的构造和小丑鱼的性别转换,引得大家激烈讨论。此外,为了让大家听明白,彦霞尽量避免专业术语,而是结合实际为大家讲述水声信息与通信的原理和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参观者表示,讲解员对于海洋生物相关的讲解细致而深刻,深入浅出,受益匪浅。对他们掌握海洋生物之间和生物与其所处的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组成等知识有极大的助益。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环保意识,身在海滨城市,环保意愿更强烈了,今后会发动更多身边人去关注海洋,了解海洋,保护海洋!
仪器展示与体验:激发兴趣
除了眼睛看,耳朵听之外,博物馆志愿者们还为参观者精心安排了仪器体验环节。地质偏光镜、生物显微镜、导览机器人、机器鲨鱼等等,让参观者们兴致盎然,争相参与体验,感受科技与海洋的互动与创新。老人和小朋友显然对显微镜更感兴趣,爸爸们更想了解海底机器人的工作原理,而妈妈们则偏爱地质偏光镜。王柯青是今年刚刚加入博物馆的志愿者,大一的她尽管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还非常有限,但她却认真自学了博物馆展品相关的所有知识,讲解起来头头是道。她耐心地指导老人和孩子们观看微观世界的惊奇,也认真地向爸爸妈妈们讲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偏光镜的使用。
仪器了解和体验之后,孩子们对科学实验更有兴趣了,纷纷高喊着“太棒了!”大人们也为日新月异的海洋科技惊叹不已。每每此刻,志愿者们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志愿接待:冬日暖阳
过去的一年里,博物馆志愿者张姝菱参与到了许多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其中博物院讲解服务时长高达100小时。在志愿服务中,她说,认识了许多可爱的人,让他们高兴而来,满载而归,自己的服务能受到广泛好评,消除了一站站一天的疲惫都是值得的。“再回首的时候,只留下满心感激。而我最大的收获便是对于‘志愿者’这三个字的理解,莫过于‘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她这样说。
海洋科技博物馆志愿服务团队,不仅仅局限于博物馆展品的介绍和相关的科普宣传,自2018年以来,策划了多场主题科普活动,吸引了许多团队的报名,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参观也变得更多了。2019年,博物馆除了周三、周六开放之外,每周天也可能进行开放。
活动顺利结束了,参观者们不仅了解了海洋科学知识,也树立了他们的海洋意识。有参观者称赞说:“博物馆将海洋科学带到大家的身边,让大海从一个神秘的概念变成了一幅碧蓝的图画。”
海洋科技博物馆志愿者们的专业与热情,就像冬日里的暖阳,让每一位参观者带来知识,更带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