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筑梦十九大,人人争做新雷锋 ——记软件学院2017级本课四班团支部主题团课和学雷锋活动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29日

    一理论先导,武装头脑

    本月十九号下午,本科17级软件学院四班全体团员在海韵教学楼201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团课,本次团课不仅鼓励同学们学习、发扬雷锋精神,推动全体团员争做新雷锋、发现并弘扬雷锋事迹,且展开了对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及2018年全国两会精神的学习和思考。


      

    团课开始前,团支书首先用简洁的介绍使全体团员了解雷锋的身平事迹,引用周恩来总理对雷锋精神的评价:“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生动地解释了为什么雷锋精神历久弥新,至今任然值得当今新一代的中国新青年学习。举当代活雷锋郭明义为例,向团员们讲解了怎样的精神品质才是新时代我们应该学习的雷锋精神。

    团课上半程团支书给团体团员汇报了班级学习雷锋的活动举办情况:本月十号,14名来自我们17级软件学院四班的优秀团员在厦大白城展开了公益活动。团员们对白城沙滩上的垃圾进行了清理,并将白城、西村边上的随处停放的单车重新整齐地排放在单车位上,整个活动进行地十分顺利,正如张雅晴所说:“无私奉献精神就是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学习雷锋精神,展开公益社会实践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懂得何为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能看见沙滩因为我们而变得干净,马路旁因我们而变得整齐,我们能深切体会到雷锋的快乐,更充分地理解雷锋精神地内涵,我为班级能展开这样有意义的公益活动而感到开心自豪。”

    下半程,团支书组织全体团员学习了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及2018年全国两会精神。重点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团支书的介绍和充分解读下,全体团员都能正确认识两会精神,并通过学习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提高自身的思想先进性。通过本次团课的学习,团员们能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共青团的一员,作为党的后备军应该背负的


    二怀雷锋心,践雷锋行


      

    经过了一整周的计划,本月17-18日,软件学院174班班委组织了“白城环保行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自发报名,踊跃参加,以响应“青春筑梦十九大,人人争做新雷锋”的口号。本次活动旨在加强同学们的社会公民意识,环保意识,鼓励同学们争做新雷锋,多行雷锋事,充分体验雷锋精神中无私奉献的精髓,并感染、号召市民游客共同维持维持白城沙滩的干净和整洁。

    17号临近中午之际,正是一天当中游客流量高峰期刚过的时候,同学们带上垃圾袋,穿行在沙滩的各个角落,将早上游客们丢在沙滩上的垃圾清理一番,慢慢的,不少游客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之中,自发地将自己周围的垃圾拾起,丢进垃圾袋中。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女儿一起加入了我们的行列,并赞叹道:“这种实实在在的雷锋活动胜过千句万句对雷锋的赞扬,对雷锋精神的肯定,我为祖国有你们这样的新雷锋而高兴,我也会这样教育我的女儿,让她也成为国家将来的新‘雷锋’。”很快地,一个个垃圾袋被填满,一片片的沙滩也重新变得干净美丽。

    在实践过后,沙滩焕然一新,同学们坐在一起,分享着收获与体会。有同学说:“能看见沙滩因为自己的小举动而变得美丽,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他的体会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获得了热烈的掌声。

    隔天,在18号上午,团支部又组织了“胡里山炮台单车整理摆放行动”。在明确的分组和组织分配任务的过程后,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忙碌在胡里山炮台旁、白城公交站边的各个角落,将早上游客们随意停放、甚至是倒在地上的共享单车一一扶正。在我们活动的过程中,行人,游客们对我们投以赞赏的目光,所有停车的游客都自觉将单车停到车位上,并将自己甚至周围一排的单车都摆正。活动一直持续到中午才将所有的单车摆放整齐,时值正午,同学们都热得满头大汗,却没有一个同学发出了抱怨,反倒是精力不减,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志愿活动之中去。在实践过后,所有的单车点焕然一新。在离开之前,我们询问了一位一直帮助摆放单车的游客,当提及感受到时候,他愧疚地说:“我只享受着共享单车带给我们的便利,而没有想过我们随便停放共享单车给别人造成的不便和给景点造成的破坏,这次整理单车的行动让我明白了回馈社会的必要。”

    两天的志愿服务过后,同学们坐在一起,交流着各自的收获和体会。有同学说:“能看见自己身边的环境因为自己的小举动而变得美丽、干净,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他的体会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获得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在两天的志愿活动中,不仅仅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也加强了同学们回馈社会的意识,更让同学们收获了服务社会的满足感。

    三一起debug

    相信有不少人,在踏入学院大门前,对于编程具有的令人迅速头秃的神奇力量一无所知。大家满怀憧憬,带着历经高考磨砺后无所畏惧的心境,踏上了成为程序猿的漫漫长路。从一开始自发地好奇探索,到中途遇到瓶颈时的窘迫,直至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其中的酸甜苦辣在过去的一学期之中全然成为了我们生活的味道。我们也曾怀疑自己是否具有编程的天分,曾质疑当初报考志愿的正确性,曾在电脑面前抓耳挠腮地抱怨着题目的毫无人性,但最终,我们仍在这条路上坚持着。

    这其中,我们的努力自是不必多说。然而,在此过程中,有那么一批人,在我们提出疑问时,知无不言,倾囊相授;在题目出现错误时,细心整理,乐于分享;在我们感到迷茫时,提出建议,发表看法,为身边的同学们尽心尽力,哪怕只有一面之缘。他们渐渐成为了身边同学们赖以信任的伙伴,值得依靠的大腿,学习路上的榜样。石“大佬”曾为我讲题至深夜,确保我已经全然了解后才安心休息,胡“大佬”曾将其整理的常见错误集合分享给大家。不可否认,在很多情况下,向他们求助成为了我们对于oj问题的通用解法,完成作业的根本保障。

    我们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大量时光,他们却无所怨言。当然,我们也会被拒绝,当我们未经自己思考,贪图便利,应付式交差时,“大佬”们便会十分默契地建议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要让他们的帮助成为自己偷懒的帮凶。

    我这便是“大佬”们始终不变的中心法则吧。他们无私地帮助,是希望能让身边人获得成长,让我们在索取大佬们的代码时,会扪心自问,自己是否针对具体问题认真分析过,是否真正能够了解到自己考虑不足之处。

    也许“大佬”们没有发觉,他们的帮助真的改变了很多人的心态,他们的优秀成为了很多人前进的方向。当期末时,我们拿到廖院长评出的最终成绩时,我们能看到简单的数字背后,有“大佬”们日夜的陪伴,以及他们无私的雷锋精神。


      


      

    (软件学院2017级本科四班供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