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温建党历程,不忘入党初心—人文学院教工党支部赴上海、嘉兴开展党史教育
    发布时间: 2017年11月17日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20171111日至12日,人文学院教工党支部委员及部分教工党员踏上“红色之旅”,前往上海、浙江嘉兴地区实地学习,回顾建党历史、铭记奋斗历程、坚定理想信念。

    1111日一早,人文学院教工党支部委员及部分党员来到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这座屹立于闹市中的石库门建筑,正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的地方。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在96年的光辉历程中,前仆后继,无私奉献,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瞻仰中共一大代表群像浮雕开始,支部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其中包括“前赴后继、救亡图存”、“风云际会、相约建党”、“群英汇聚、开天辟地”等专题展区,并怀着庄严的心情步入中共一大会议室原址——一个严格按照当年会议场景复原布置的18平方米的房间。纪念馆内陈列着一件件饱经沧桑的珍贵史料、一张张定格历史的资料照片,为来访者描画出一幅建党时的风云画卷,特别是列有中共一大13名代表基本信息的展板,让人感叹英雄辈出、大浪淘沙,只有不忘初心,坚守信仰,才能迎来最后的胜利。

    一大会址参观结束后,支部成员来到了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宋庆龄故居位于淮海中路上的宁静一隅,也是宋庆龄从事革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支部成员领略了宋庆龄的传奇一生,并深入了解其作为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为国家和人民,为世界和平所做的光辉业绩和不朽功勋。

    11日下午,党支部成员来到位于上海老成都北路730号的中共二大会址。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诞生地,在这里召开的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了党的统一战线思想、第一次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宣言》、制定了第一部党章等,与党的一大共同完成了党的创建任务。在党章展厅,有一面“党章集锦墙”,展示了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党章,包括中国共产党首部党章的复制件,十分珍贵。支部成员在此展厅久久驻足、细细翻阅,重温我们党的光辉历程。


    12日,支部成员一行人来到上海八百壮士四行仓库抗日纪念地。这里原是大陆银行和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联合仓库,淞沪会战时期,驻扎452名将士(史称八百壮士)英勇抵抗日军的进攻。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包括序厅、“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不朽丰碑”及尾厅等六个部分。纪念馆以谢晋元在赴淞沪战场前写给妻子凌维诚的家书开篇,展现了以谢晋元为首的“八百壮士”在国难当前之际,浴血奋战、舍家为国的情怀。我国的近代史尤其是抗战史是一部英勇悲壮的史诗,四行仓库浸润了淞沪会战的血与火,为参观者带来家国情怀的深刻洗礼。


    当日下午,支部成员从上海乘火车来到浙江嘉兴市,继续追寻中共一大足迹、瞻仰嘉兴南湖红船。96年前,正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因遭到上海法租界巡捕袭扰,紧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条小船上继续进行,最终完成了大会全部议程。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这艘南湖红船标志着中国革命重要的原点,身临其境,党员们为“红船精神”深深打动,因为红船所代表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在时隔近百年后的中国大地上依然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两天行程紧张而短暂,但对人文学院教工党员来说,却是一次新时代新征程中生动的党课教育和深刻的思想净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时强调,“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大家决心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积极投身“双一流”建设,在教书育人、文化传承、科研创新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展现人文学院党员教师的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图文: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蔡婉霞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