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载风尘,九十五载光辉。九十五载报国激昂,九十五载桃李芬芳……”诗声琅琅,深情诵读,这是人文学院学生为庆祝95周年校庆自创的诗歌《九五南强》,并通过人文学院学生会微信公众号进行朗诵表演。该推送是近期人文学院“玖伍南强”系列推送的子活动之一,“玖伍南强”系列推送以“岁岁雕琢春华兴”为主题,分为岁色新续、雕宫抚商、琢器玉成、春来摛藻、华园芳景、兴荣我厦六个栏目,包含了校友采访、校歌乐评、原创诗歌诵读、校史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在微信朋友圈掀起了一阵文韵清雅的爱校热潮。推送内容皆为学生原创,依托新媒体平台,以文贺校庆,用文字抒发对母校的爱。新颖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发挥人文学子专业优势,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听海成诗 为你而诵
“我有一个最好的四年/在崭新的群贤楼,在巍峨的上弦场……”《最好的四年》是人文学院历史系2009级本科生创作于厦大90周年校庆的原创诗歌。在95周年校庆之际,学生自发再将诗歌录制成音频,通过微信平台推送,让更多无法观看到现场演出的学生感受“最好的四年”。除了《最好的四年》,以“摛藻”为名的原创诗歌诵读活动,吸引汇聚了一群才华横溢的人文学子。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争相为厦大创作、献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学校的祝福。“寰宇一南强,遥遥应日边。寒木发春华,饮水更思源。”悠悠诗句,学子们的祝福之意溢于言表。
原创诗歌诵读活动是由学生自主创作、朗诵诗篇,并创新性采用“为你读诗”模式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传播,深受师生欢迎。
校友故事 回忆母校
校庆期间,学院学生宣传团队Voicer专栏推出了人文学院校友专访系列,通过了解老校友在厦大的生活还原厦大历史变迁。应邀的受访者来自教育、金融、新闻等各个行业,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的他们向人文学弟学妹倾诉他们关于厦大的回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母校深切的爱和感恩,也勾画出了鲜活在他们青葱回忆里的厦大校园。人文学院校友也为母校95周年华诞发来了祝福。“时间让一切成为过去,照片把历史端到眼前。”正如78级中文系校友林山老学长所言,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伴随着校友的真情流露,令人不禁动容。
厚谊深情 琳琅并呈
感恩母校、祝福母校,人文学子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呈现。除了原创诗文、校友专栏,还有厦大故事导览、主题摄影等。尤其值得一提的人文学院院刊《墨乡》编委会推出了校庆特刊精选,内容包括厦门大学校歌乐评、厦大景点介绍、诗歌小说精读、歌曲翻唱等。其中,校歌乐评介绍了校歌的历史与内涵。在了解了校歌的历史内涵之后,每日晨间回荡整个校园的“吁嗟乎南方之强”也在不知不觉间厚重了起来。学生们还翻唱了经典民谣《牧羊曲》,清新的曲调配上同学们原创的歌词,让南强雅韵别有一番情调。
“玖伍南强•岁岁雕琢春华兴”的校庆系列微信推送历时近一个月,涵盖的范围有音乐、诗歌、朗诵、摄影、校史知识等,通过各种方式在微信平台上书写人文学子们对厦大九五华诞的真挚祝福。活动参与学生覆盖面广,推送内容影响力大,在师生中掀起了一股爱校热潮。
正如范书宇同学于《南强吟》中所作:“敬先生之兴国兴学,谢南强之宽柔以教”,人文学子们用年少真情和清雅文韵,谨叩厦大九五芳辰!


(人文学院 谢媛、吴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