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大后勤集团团委赴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参观学习报道
    发布时间: 2014年04月15日

     

    厦大后勤集团团委赴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参观学习报道

     

    410中午,后勤集团团委青年骨干人员赴戴尔(中国)有限公司位于厦门的公司总部、工厂及全球指挥中心参观,近距离感受到了戴尔出色的生产控制和企业管理,而其中的标准化与创新意识更是让参观的我们颇感惊奇。

     

    4小时服务保障背后的全球指挥中心

    首站,我们来到了戴尔全球指挥中心参观,由戴尔全球指挥中心高级专员黄慧亲自带领参观并讲解。目前戴尔共在全球5个国家设有服务指挥中心,中国站位于厦门。作为戴尔负责全球产品售后的服务指挥中心(ECC),由来自戴尔总部的协调员与本地工程师组成。整个ECC能够通过覆盖全国各地的服务站点及备件库,为客户实现4小时内最快速的响应服务。ECC后台系统依靠大家熟悉的软件:Google地图。我们看到在地图上,有许多蓝色、红色的点,以及一些类似惊叹号、红色报警之类的记号,甚至于还能看到台风的预计运行轨迹。通过对全国备件库、天气情况、用户维修情况在Google Earth上的实时显示,戴尔可以对整体情况了如指掌。根据不同情况,调整备件库的位置,以最可行的方式满足客户服务需求。

      

    多元化个性的企业文化

    随后,我们驱车前往戴尔工厂,在戴尔行政访问中心戴尔高层领导热情致辞欢迎我们的来到。在接待会议室内,总经理助理方英分享了戴尔的企业文化与发展战略。

    首先,方总为我们介绍了戴尔公司的创建,也正是戴尔特色——直销模式的由来,这套模式让戴尔获得了业内最快的发货速度,唯一的全面定制化的产品服务能力,以及最直接的客户反馈。戴尔数据统一安全保障,是建立在高效的员工、数据中心、云服务之上。而正是在戴尔多元化个性发展的企业文化氛围下,通过激励型领导、支持团队成员、最佳雇主(个人职业规划、企业支持)、倾听与分享(员工俱乐部活动交流)等多方面的努力,提升员工归属感而为公司创造最大价值。戴尔具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702010,公司提倡员工70%的培训成长是在工作中完成的,20%是通过部门间非正式的跨工作交流,10%才是通过课堂学习。戴尔向员工开放自我开发学习的平台,鼓励员工利用不同时间学习工作外的岗位技能。

     

     “没有流水线的戴尔工厂

        深入戴尔工厂,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方,在工厂的两侧各有几个出入口,直接对接卡车的集装箱。一侧是入口,用来保证供应商配件卸车,停留时间不会超过2小时,而另一侧则是出口,成品由此直接装上运输卡车。这就是戴尔零库存零积压的生产特点。

    两侧出入口中间就是戴尔的生产作业线,共分为两大区块,用于生产低端的小型台式机及服务器、存储设备等高端产品。每一台机器所需要的配件从下订单开始装在一个标准的盒子里,通过传送带送到每一个小工作区。有别于传统流水线的方式,戴尔一个工人负责一台机器从头到尾的所有装配工作。生产部杨经理解释:这样我们可以将产品质量责任追查到人,任何产品的质量问题,都可以快速的通过责任人找到问题的根源。”装配后的机器再经过较长时间的反复测试成功后,便可装箱出厂。

     

    在其他参观行程中,我们对戴尔数据、技术、财务做了初步了解。戴尔资深IT经理王登歧带领我们参观了戴尔数据管理中心,分享了戴尔公司在美国搭建数据库管理站的过程;戴尔高级质量经理李实恭介绍了影响戴尔全面质量管理可靠性的多方面因素及具有前瞻预防性的客户端质量管理体系。最后戴尔财务总监梁总与我们交流了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即服务型财务与管理型财务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如何制定预算并实施。戴尔尽可能采用无纸化的电子系统进行财务管理,起审查、控制、观察的作用。

     

    此次戴尔一游,视野认识的提升是令人鼓舞的。对如何服务客户、加强员工培训、管控产品质量、搭建企业文化等核心问题的借鉴学习,使我们受益匪浅。

     

     /集团团委  黄玉洁

    /集团团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