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举办“同上‘四史’思政大课”活动。4月24日下午,法学院全体学生齐聚“云端”,共同收看了第一堂课“同上党史思政大课”,纷纷点赞这是一堂有思想高度、有理论深度、有情感温度的思政大课。

百年党史,百年征程。思政课上,三位主讲专家以图文并茂、循序渐进和启发引导的形式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抗争与探索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主要梳理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史足迹,重点讲透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其历史意义,让同学们清晰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百折不挠、勇敢拼搏,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奋斗历程和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
随后,同学们又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领悟党史的重要意义,围绕“学什么”和“怎么学”开展讨论,同学们感悟良多,纷纷畅谈心得。

2018级民商法学硕士生许金金深感党带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每一步都来之不易,她说,“我们青年一代是无比幸福的,我们不曾亲身经历前辈的磨难,因此要更加深入地、全方位地学习历史,体悟前辈的艰辛,从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担负起时代责任、走好新征程,无愧于心、无愧于史”。
2019级民商法学硕士尉来从2020年汹涌而来的新冠疫情中看到了党的卓越领导力,认为正是由于党的领导,中国才能在抗击疫情时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最终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她认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志存高远,热爱祖国,勤思敏学,锤炼品格,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党史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史,更是教育当代青年的教科书。”2020级本科生森巴提·叶尔波力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少数民族青年,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响应新时代的号召,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法学知识,努力争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9级本科生陈小琳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到党发展壮大的智慧,坚定了为人民群众谋利造福的理想信念,提出青年学子应当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第一版《共产党宣言》错印为《共产党宣言》等历史细节的呈现使党史不再那么抽象,而变得鲜活、生动、具体了起来。”2019级本科生林冬旭直言通过本次党史思政大课,同学们对党史时间轴的把握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希望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四史学习教育活动,更好地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2019级本科生李心苗则对思政大课这一教育方式深表赞同,其认为这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做好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途径,同时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加强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必须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任务。

历史是一面镜子,未来是一面旗帜。喜逢厦门大学建校百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中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法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贺信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针对这次“四史”思政大课,组织全院学生再学习、再领会,教育引导青年学子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