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载风雨,十秩辉煌。恰逢厦大百年华诞,为向百年华诞献礼,承自强不息之志,秉止于至善之德,叙志同道合之情,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于4月4日上午举办返校院友座谈会。参加本次座谈会的有学院党委副书记吴荻、华文系副主任(主持工作)潘超青、华文系教师肖宁遥、在校师生代表以及16名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院友。座谈会由学院团委书记陈艺新主持。

吴荻副书记首先代表全院师生向返校院友们致以热烈的欢迎,之后为大家介绍了学院的架构变化及学生培养情况,并表示此次百年校庆又恰逢学院六十五周年院庆,很荣幸能够邀请到各位院友容归母校,并结合自身经历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接着,潘超青教授从学院名称的更迭、专业设置的变化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了学院六十多年的发展之路。潘教授以纵横的眼光串联起学院发展的“昨天”和“今天”,以崭新的视角展望学院发展的“明天”,并且特别感谢六十多年来世界各地的院友们对学院发展的支持和帮助。如今,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奔赴万里来到学院求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也愈加成为展现中国形象的一张文化名片。未来,学院将致力于打通汉语教学培养的链条,推动汉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肖宁遥老师结合自己在厦大工作的经历分享了自己与厦大的情缘,引发了在场院友们的强烈共鸣。最后,她给在场的院友们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并以冰心的一句诗赠予院友们,希望院友们以厦大这片美好的“云翳”,来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
在自由交流环节,返校院友与在校师生畅所欲言,共同享受这一欢聚的快乐时光。院友们结合自身经历和成就对我院学子未来的学习、实习、就业等方向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并表示将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助力学院“双一流”建设。

很多院友现已逐步成长为一名有温度的人民教师。其中,2011级的许辉姜是在场的“老大哥”,他感谢厦大给他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并获得去海外赴任的机会。他表示,正是当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这一段经历,让他的授课更具有国际视野,使他的授课风格独特,颇受欢迎。
令2015级朱正洲印象最深刻的是厦大的包容精神。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跨考学生,他在学院没有受到丝毫的歧视,老师们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春风化雨的教学态度,为他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2015级博士生蔡武毕业后扎根于汉语教育事业,他现在已经是福建师范大学的一名汉语教师。他怀念翔安校区的时光,宁静而美好,充满学术气息。这次恰逢母校百年校庆,他说什么都要请假回来看一眼,和母校老师们说说话,看看母校的变化。
还有投身基层扶贫一线的陈刚,作为市委讲师的张丹,以及其他到场的不到场的院友们……他们始终保持对汉语事业的热忱和终身学习的决心,为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而笔耕不辍。
最后,学院为院友们送上精心准备的校庆系列纪念品,并合影留念。


百年光辉历风雨,百年圆梦育栋梁。纵已踏入工作岗位,一位位校友仍心系母校回归厦园,以止于至善的追求教给学弟学妹们无私奉献的担当。献礼百年校庆,共谱时代华章,国际中文教育学院/ 海外教育学院正在行动!
(文/张星慧、魏荣臻、邱笑琴;图/李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