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亮相央视!厨艺PK!罗曼之夜!XMU精彩活动盘点,速戳→
    发布时间: 2023年06月04日

    探索长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厦门大学中华文化促进学社

    参加文旅部重点文化交流项目

    428日至53,厦门大学中华文化促进学社应陕西省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邀请,参加国家文旅部2023重点文化交流研学项目。此次活动围绕“探索长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这一主题,安排了65夜的内地与港澳青少年榆林长城主题研学营行程,通过丰富充实的参访、调查、学习和研讨,社团的学员们充分认识和探索了以长城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促进了港澳与内地间不同高校的青年之间的交流。

    春意盎然,花团锦簇

    公共事务学院成功举办手工花艺心理沙龙

    422日,公共事务学院举办主题为“繁花似锦,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手工花艺心理沙龙活动,让同学们一起感受插花艺术的无限魅力。每位同学都认真创作自己的花篮,伴随着悦耳的音乐,进行一场心灵与花朵的交流。

    福籽同心,真情同颂

    法学院举办“福籽同心爱中华”主题宣讲比赛

    518日,由党委统战部、学生工作部主办,法学院党委承办的厦门大学2023“福籽同心爱中华”主题宣讲比赛决赛在模拟法庭举行,吸引了来自25个学院的38支队伍参赛,最终有10支队伍进入决赛。

    借助现代科技,破圈非遗传承

    厦大团队研制的“木偶机器人”

    亮相央视《非遗里的中国》

    422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旅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非遗里的中国(福建篇)》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走进福建,聚焦晋江布袋木偶戏、莆田木雕、南少林武术等20余项省非遗项目,探寻非遗传承创新之美。我校跨学科团队研究成果中“掌中木偶机器人”惊艳亮相,电影学院副教授佘莹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晋江布袋木偶)传承人蔡美娜分别向全国观众展示了布袋木偶表演的技巧和木偶机器人的亮点。研发团队从年轻人的视角去表达和展示传统文化,借助现代科技力量让非遗传承破圈推广,以学科交叉创新助力活态传承。

    风传春信,万物复苏

    哲学系“后勤集团职工子女公益小课堂”第七期顺利举行

    415日,哲学系第七期“后勤集团职工子女公益小课堂”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水电实训室如期举行。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进行了关于版画的初尝试,利用已学的知识将手中的素材,通过描摹表现为版画的形式。

    献礼外文百年,致敬传世经典

    外文学院第六届“外文好戏”“罗曼之夜”圆满落幕

    422日,第六届“外文好戏”西班牙语、法语专场——“罗曼之夜”在建南大会堂顺利上演。经过精心筹备和精彩演绎,西班牙语剧目《羊泉村》和法语剧目《长凳旅》给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外文好戏”已成功举办六届,每一场经典好戏的背后都沉淀着外文人的独特气质和风采,外文人在戏剧中探索人生的真谛,追随真理的指引,在外文新百年的征程上乘风载舟,奋楫笃行。

    城市微更新,创意永不停

    创意与创新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作业成果展正式开幕

    近期,创意与创新学院20202021级环境设计专业作业成果展“城市微更新——叙事性空间营造”正式开幕。本次展览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实践作品,同学们对城市老旧空间进行碎片式的更新、小而美的改造,让老社区旧貌换新颜,老街区焕发新力。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举办“瑞芯微”杯科技作品展示活动

    4 10日,第二届“瑞芯微”杯2022级本科新生课外科技作品展示活动在一期食堂广场成功举办。芯青年们为大家展示了一系列神奇的“黑科技”,他们拿起手中的单片机、杜邦线,找到没用的快递盒、水瓶,利用课余时间分析、设计、包装,制作出了各式各样的电子科技作品,给大家准备了一场科技“急救包”。

    大手拉小手,闪“药”向未来

    药学院“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

    研学点活动成功举办

    48日,由福建省宣传部、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厅指导,厦门大学联合厦门市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和泉州市南安市共同打造的“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建设推进会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举行。来自南安市石井中心小学40名小学生走进厦门大学药学院,通过游览八闽园•药园,制作中草药香囊、药用植物创意设计贴画,开展安全用药科普课堂等方式,深刻感悟中医药传统文化及药学学科魅力。

    人生得“医”,等你来“电”

    医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际联谊会顺利举办

    423日,由医学院研究生会、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会共同主办的“人生得‘医’,等你来‘电’”院际联谊会在翔安校区学生活动中心B107顺利举办。本次联谊会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为同学们繁重的科研生活带来了一抹别样色彩。同学们从刚来时的拘谨陌生到逐渐熟络,再到发现彼此的闪光点,结交了许多有趣的朋友。

    “衣”份爱心,“衣”份温暖

    海洋与地球学院旧衣回收活动圆满结束

    514日,海洋与地球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衣’份爱心,‘衣’份温暖”旧衣回收活。此次活动将同学们闲置的旧衣物收集起来,通过“噢啦”环保回收公益平台将回收来的旧衣服送到需要的人手中,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缓解了学生宿舍的空间占用问题,又能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

    昂扬向上,巧夺天工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子荣获 “天府建造节”二等奖

    55日,2023两岸十校“天府建造节”暨西南交通大学第九届建造节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浙园湖畔举行。由林育欣老师带队,2020级本科生王祎铭、李泽清,2019级本科生施东波,2021级本科生张云帆、宋昕阳组成的团队,在本次赛事中团结协作、辛勤付出,以精彩的建构作品《峥嵘》夺得“天府建造节”二等奖,同时作为二十余个参赛作品中唯一具有极佳使用性的建筑而广受好评。

    以声传义,以情动人

    厦门大学代表队在全国港澳台大学生中华文化知识大赛中斩获佳绩

    521日,全国港澳台大学生中华文化知识大赛总决赛在复旦大学举行。由中国语言文学系2021级硕士研究生洪嘉俊(中国内地)、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本科生林晓彤(中国香港)、李婉生(中国澳门)组成的厦门大学代表队在大赛中表现优异,荣膺“全国十强”,厦门大学获“最佳组织奖”,中国语言文学系团委书记吕凤楠获“最佳指导教师奖”。选手们同其他高校学子交流切磋、相互学习,建立了友谊,也深化了对中华文化丰富内涵的理解,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

    识闽之味,‘烹’然心动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厨艺大比拼成功举办

    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由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后勤集团主办,饮食服务中心培训部承办的“识闽之味,‘烹’然心动”厨艺大赛在东苑餐厅二楼举行。本次大赛共有9组队伍参赛,比赛项目以酱油水鱼、海蛎煎、荔枝肉等特色闽菜为主,邀请行政总厨、东苑餐厅副经理袁俊涛、翔安芙蓉餐厅厨师长史勇超全程参与指导。此外,主办方还举办了厨艺秀短视频活动,同学们以短视频的方式记录向家人学做菜,为家人做爱心餐的温馨场景,定格美好瞬间。

    赛果尘埃落定,辩会盛大落幕

    化学化工学院成功举办“惊蛰杯”新生辩论赛

    48日,由化学化工学院学生会学术部、化学化工学院辩论队、经济学院辩论队、材料学院辩论队联合举办的“惊蛰杯 ”新生辩论赛决赛暨闭幕仪式在经济学院N302顺利举办。本届新生辩论赛共吸引了13支队伍,共69名学生参加,历时四周的激烈角逐, “深藏blue队”和“吃饭不想排队”披荆斩棘,突出重围,本次活动让同学们充分感受辩论的魅力,同时极大提升了逻辑与表达能力。

    肆意青春,活力无限

    信息学院“信新杯”篮球赛圆满结束

    2023年信息学院"信析杯"篮球赛鸣锣收官——20级软工网安联队摘得桂冠,19级联队斩获亚军,21级通信软工联队喜获季军。比赛中,来自各个队伍的球员,在赛场上挥汗如雨、奋勇争先,青春的热血与激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追溯中华姓氏源流,感念华夏民族荣光

    厦门大学第一届中华姓氏源流知识竞赛圆满落幕

    513日,厦门大学第一届中华姓氏源流知识竞赛决赛在联兴楼多功能厅成功举办。本次知识竞赛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的生活,也让同学们感受中华姓氏文化的魅力。

    建设健康校园,传承红色基因

    公共卫生学院举办“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八闽园定向越野赛

    513日,公共卫生学院在“八闽园”举办“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翔安校区八闽园定向越野赛。比赛赛程共设10个知识打卡点,各团支部以五人一队在指定地点打卡答题,题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党史、团史、校史和健康促进等,选手们在答题中学习和了解八闽各地区的红色历史,真正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

    图文 | 公共卫生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创新与创意学院 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法学院 药学院

    海洋与地球学院 信息学院 台湾研究院 电影学院

    哲学系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外文学院 医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