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下午,第十届海峡青年论坛主旨论坛在我校科学与艺术中心举行。来自大陆、台湾和港澳地区的青年嘉宾和学生约1000人参加了论坛。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文化与创新中的青年担当”,全国青联常委、神州数码董事会主席郭为、台湾空中大学教授李允杰分别围绕主题展开演讲,全国青联常委、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全国青联委员、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吴小莉作为嘉宾主持,与主旨演讲嘉宾一起,和现场观众、青年网民们进行了热烈互动。
主题演讲:各具风格演说文化与创新
郭为先生的演讲,清晰而厚实。他从科技发展的角度并结合鲜活的例子来表达了他对创新的理解:“创新,一定是在内心没有任何约束,发自内心的时候,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他认为,文化是科技创新的根源,没有文化科技很难有创新,在科技的创新中也总是体现着一种文化。他通过美国上市公司FACEBOOK的的成功来说明,当今的创新不再是在实验室里验证自己的idea,而是将客户体验变为产品。“90年代的人是最有希望的,更具自主性,没有思想上的束缚,要勇敢去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

李允杰教授作为第二个上台演讲嘉宾,“我喜欢近距离的交流”,他手执移动话筒,走到前台,开始了热情洋溢的演讲。他从历史人物谈起,用林觉民、秋瑾等革命人物的人格魅力来说明,青年人应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互为热情地推动两岸青年的文化交流;方文山和周杰伦的“中西合璧”来解读创意的伟力,“每个年轻人心中都有创意,关键是怎样激发”;在热情和创意的前提下,态度则决定能否将最初的想法成功的实践。“青年的创意需要有政府、NGO以及民间企业三方合作来共同推动、帮助”,他向大家展示了一系列协助青年就业接轨方案,并提出“两岸应该促进青年的交流,使他们优势互补,更好地发展。”
主题论坛:妙语连珠共话青年担当
论坛阶段,妙语连珠,经典频现。白岩松的睿智、吴小莉的笃定、李允杰教授的热情、郭为先生的稳重,四人四色,各具风格,带领同学们把主题论坛进行得极富节奏感与纵深度。
——创新需要沾点文
谈及在创新中文化的作用时,白岩松说:“在历史的场合中,青年一直是创新的真正主体,不是简单参与者。创新被大家理科化了,其实应该沾点文。创新要变,好的文化不变。”谈到如何做一个有追求、创新、有担当的青年,白岩松说:“第一,讲诚信不轻信非常重要;第二,对任何事情充满巨大的好奇并且有一点童心,我没有见过几个成熟的人有伟大的发明创造;第三,要有缺陷,因为没有缺陷是最大的缺陷,我发明一句话叫:缺陷是完美的追求的组成部分。”
——重点在于我们准备好了没有
在观众提问环节,一名大三男生说明了自己困惑,家人极力反对自己的理想,应该继续坚持还是听话放弃。
“有梦想才能筑梦”,吴小莉感性而亲切地回答,“首先要把自己的理想想清楚,其次要使自己具备实现理想的技能。很多时候,重点不在于我们的抉择,而在于我们准备好了没有。” 吴小莉告诉这位同学,要用自己的实力去证明,让父母安心,而不是觉得他们在限制你。“你必须告诉他们,你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有能力去实现你的梦想。”
——带着梦想起航
作为第四届海峡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青年论坛已经走入了第十年,正如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王晓所说,本届论坛的主题“文化与创新中的青年担当”,可以说是对海峡青年论坛10年成长历程的“点睛之笔”,充分展示了海峡青年论坛“源于文化、勤于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气质,即:一是海峡青年论坛植根于厚重文化;二是海峡青年论坛成长于开拓创新;三是海峡青年论坛坚守于使命担当。我校通过协办这样的论坛,让广大厦门大学的青年学子们近距离感受和深入思考讨论自己在文化、创新中的使命担当,带着梦想起航。
(厦大青年宣传中心 江晓筠、马丽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