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下午,厦门市“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推进会暨学习体验活动启动仪式在市美术馆举行。厦门大学团委积极响应市委宣传部号召,选派15名“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参加该项目,学员曹瑞作为学生代表接旗,展现厦大学子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的决心和风貌。

6月30日,学员代表沿着“喜迎党的二十大 看跨岛发展新貌”学习体验活动之特区精神学习体验线路开展研学。
特区腾飞 欣欣向荣
第一站来到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1981年10月,湖里的一声炮响拉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自此,厦门逐步成为开放的现代化港口城市。讲解员介绍到,特区建设伊始,便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引进专业人才、发展高新产业等方式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2000年,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已远超于规划值。今后,特区仍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铿锵话语,在新时代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情系家国 倾资兴学
第二站是陈嘉庚纪念馆。“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是毛泽东同志对陈嘉庚先生的赞誉。虽远在南洋,但嘉庚先生始终心系家国,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发动华侨募集物资,支持抗战;另一方面排除万难,创建学校,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宁可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的话语仍萦绕在厦大学子的耳畔。学员余心清表示,参与此次学习活动令她更深刻地体悟到嘉庚先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厦大学子,她将继承并发扬这些精神,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厦大人。学员张启豪同样表示,每次去陈嘉庚纪念馆都会有新的体验,不仅因嘉庚先生的事迹动容,也因他为了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叹服。

村企融合 马塘蝶变
第三站是马塘精神主题馆。曾经的“瘦马塘”土地贫瘠、村民困苦,但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村企融合的强村富民之路。如今,马塘环境整洁、别墅林立,摇身一变成为“全国文明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真正典范。学员陈东美说道,参观马塘精神主题馆,不但能纵览马塘从贫困山村蝶变为富美村庄的过程,而且能深切地体会到马塘人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精神。学员简尤雯亦称,马塘人勇于寻求改变,抓住历史机遇,创造出“银鹭”这一品牌,在时代的惊涛骇浪中闯出了自己的一条道,这股冲劲正是新时代青年所需要的。
英雄驻三岛 拼搏担使命
最后一站是英雄三岛观光园。英雄三岛曾经历过1958年“八·二三”炮战的洗礼,一度成为战争废墟。然而岁月如梭,旧貌换新颜,如今它一跃成为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等方面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基地,力图警醒青年一代要以青春之力共筑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在金门战役血与火的交织中,全民皆兵,一个个血肉之躯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在国家危难之时从不后退。虽然困苦生活已成为过去,但是我们仍然要敢闯、敢试、敢干、敢为天下先,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为国家发展与人民幸福贡献青春力量。”学员王玉琦如是说。

此次学习体验活动使学员更深刻地领悟了特区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将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争做时代弄潮儿,传承和弘扬特区精神,携手书写未来篇章,践行“强国复兴有我”的誓言。
学员王振鸿说:“青年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在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的时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学员余思颖感叹道:“大到整个厦门经济特区,小到马塘村与本土品牌“银鹭”,发展的道路无一不是曲折的。但我们要相信,艰苦奋斗后必将是无限光明敞亮的前途!”
学员赵梓珺则表示:“今日的厦门,仍是不断发展着的厦门,我们有幸见证这个革故鼎新、改天换地的时代,也应尽己所能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后续,厦门大学第二十期“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培训班还将继续召集学员踊跃参加创新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主题研学活动,在学习中激发爱党爱国热情,营造朝气蓬勃的学习氛围,共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厦门大学学生会、厦门大学研究生会、厦门大学第二十期“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培训班 文/陈东美 台英旭 刘燕 陆颖恬 图/海西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