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寻徽实践队在经历了四天的实践之旅后,关于徽州古建筑的保护问题研究活动圆满结束。

7月27日,实践队一行9人从厦门出发,经过一天一夜的车程,于7月28日上午十点左右抵达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在屯溪区为第二天的实践做准备。在这期间,实践队员对屯溪老街进行了实地走访,发现老街的古建筑商业化程度高,街道整体已经被开发为旅游商业街,以出售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为主。老街在商业化的同时,完整的保存了徽州建筑的整体风貌,对古建筑的结构和外观并未进行改动。

7月29日上午7时,实践队一行人驱车前往西递,采访了黟县政府的相关人员,并就如何在商业化的情况下保护古建筑;如何防止本地人和游客损坏古建筑;古建筑的具体修复与保护措施及支出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在此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注意到,当地政府对于古建筑的保护问题十分重视,在依托古村落发展当地旅游产业的同时,定期地对古建筑进行严格的排查与修复,还做到了古建筑为村民私有,通过增加原住民收入的激励方式促使原住民自发地对古建筑进行保护。下午,大家在西递古民居内,向游客和当地居民发放了问卷,包括对保护古建筑的看法和主要问题,收集了大量的信息。游客对古建筑有着较强的保护意识,自觉地遵守对古建筑的保护要求,当地居民普遍对当地古建筑的保护情况表示满意,也对政府的保护措施表示认可。
7月30日,上午9点,实践队一行人乘车前往宏村,在宏村内发放了问卷,并实地走访了当地的古建筑与旅游情况,在宏村实地观察了旅游对古建筑的影响。宏村的旅游发展相对于西递更好,在整个村落里,大家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很强,自觉遵守规定。虽然游客众多,但是秩序井然,文明和谐。在走访调查过程中,当地的居民和商贩为实践队提供了他们本地人的看法和建议,针对游客问题,当地人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多样的答复也为实践队的调查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寻徽社会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