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路上】寻觅院友足迹 追溯母院情怀——外文学院“寻迹溯缘”院友寻访上海、南京小分队活动(四)
    发布时间: 2015年07月31日

    29号上午,小分队本次行程的最后一站来到了位于上海商业中心陆家嘴的国和投资集团,拜访了该集团总裁朱德贞学姐。学姐在繁忙的日程中抽空接待了我们,小分队也借此机会对学姐进行了采访。

    对于学弟学妹的来访感到十分高兴的朱德贞学姐,首先感慨到随着外文学院的成就越来越突出,学校对外文学院也显得越来越重视,回忆起自己当初在外院的学习生活,学姐首先想到的还是当时各方面条件的艰苦,然而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同学们的学习却是十分的刻苦。谈及大学学习给自己留下的经验,学姐认为对于学弟学妹而言,无论本科阶段学习什么专业,起点大致都是一样的。本科阶段最应该注重的是素质教育的影响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更多实质性的学习应该是从工作阶段开始,而本科阶段要培养的,更多应该是一种在之后的工作中如何学习的本领。

    随即我们向学姐请教了在职场打拼数十年来,有什么建议留给即将步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的学弟学妹们,学姐强调了平衡二字。她提到了与美国前财政部长鲍尔森的接触。在她与鲍尔森聊至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时,鲍尔森回忆起自己还是个职员的时候,便能和老板商量工作时间的安排。他每天下午4点半回家,给孩子们洗澡,喂饭,还要在孩子睡前给他们念故事。等到孩子睡了,他才继续和客户谈生意,客户也为他的顾家,敬业而感动。作为一名职场女性,学姐在这方面的感触也很深,她举了一个自己旗下企业的例子,一位女职员在三月份集体加薪的时候请了产假,等她回来的时老板依然给她加了薪,而且还让其提前下班,之后大家发现她在工作时间段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学姐知道了之后十分感慨,认为这也是一种领导的艺术。

    至于在学校的象牙塔内,学姐提出,学校里举办的大小讲座都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什么都应该去了解一下,就算和本专业无关的内容,也要多去参加,多听,多感受别人的经历,他人的经历对自己永远有可取之处。虽然作为一名985大学的学生,课堂上的知识是非常重要,必须要掌握的,然而作为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课堂以外的知识往往要比课堂内的更重要。

    聊过了大学生活,在谈论到究竟什么是幸福的时候,朱德贞学姐认为幸福,不是无止境的追求,而是能平衡好工作,家庭,自身的关系,享受这种当下平衡的状态,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某种境界。这里朱德贞学姐举了自己女儿和保尔森的例子。

    她的女儿在毕业后最早是社会福利方向的,虽然在收入的角度上这不是能立即凸显的,但母亲也表示支持和鼓励,后来女儿去了华盛顿特区,母亲也鼓励她向更多的方向看看,比如律师事务所,金融投资等等。朱德贞希望通过女儿的多尝试,多角度发展,可能会改变其初衷,认识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这同样也是学姐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做到的。

    至于美国前财长鲍尔森,朱德贞学姐回忆起,当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鲍尔森背负骂名,许多人质疑他为什么拿着纳税人的钱去拯救那些金融企业。但后来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他利用自己多年的经验让美国没有回到1929年的悲剧时代。 而鲍尔森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在卸任之后,用自己的所有财产建立起了环境保护基金,继续为世界做贡献,他有几十亿的身价,但依然穿着七八十年代的卡其布衣服,和孩子们共度周末,荣辱不惊。这同样也是一种追求幸福的道路。

    在被问到学生是否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时,朱德贞认为这是作为学生的基本原则,但不能钻牛角尖,要守住自己的道德情操底线。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也可能会显得呆板,而情商在这个时代尤为重要。学姐认为,作为厦大的学生,也不必觉得自己和清华北大的学生有什么差距,步入社会之后,比拼的是情商的体现。

    在这次采访的最后,我们向朱德贞学姐问及了她对员工品质的要求。朱德贞学姐认为,员工的态度远比经验,学历重要,要在工作的时候多多学习,勇敢提问,而在横向的团队合作上,不要过分计较自身在团队中的成绩,在工作中,该表现的机会不能逃避,开会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刻意疏远,但是没把握的时候要多听多思考,不要为了表现自己刻意做作。人在30岁之前要充分尝试,30岁之后要确立自己的方向。

    最后,朱德贞学姐和实践队员合影留念,勉励学弟学妹好好学习,祝愿学弟学妹们在厦门大学,在外文学院的学习中奋勇拼搏,不断向上!

    (外文学院“寻迹溯缘”/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