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0月27号上午,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秀丽、郑镇锋与13位专兼职辅导员齐聚一堂,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明辨会。大家畅所欲言,在思想上激情碰撞,分享了各自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围绕学期初学生工作的整体情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月的活动安排,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学院团委副书记晏振宇首先发表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他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只有简短的24个字,但却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是国家、社会、个人发展必须遵从的方向和目标;每个人都要认真学习,从认知到认可再到认同。他强调,价值观的提出迫切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人们的物质财富比以前丰富,但精神文明却稍显不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精神领域的一道文化大餐,指引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
辅导员陈精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体现了不同时期我们党凝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他号召当代青年深入学习和体会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知行合一。
坚定共同信仰 拒绝文化渗透
兼辅吕静提到了“社会信仰”。她说,现代社会发展太快,精神领域缺少动力,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共同奋斗最重要的信仰。围绕信仰,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水永生强调,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就是最宝贵的信仰,“爱岗、敬业、诚信、友善”正是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走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传统文化。团委副书记陈洪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都有自己的小小信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面对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防止文化腐蚀、文化渗透最有力的武器。
建立法制社会 营造社会公平
随着讨论,明辨会气氛更加热烈。辅导员徐爱平从历史角度出发,谈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历史上“仁政”“礼治”的相互契合,并通过与秦朝的对比,强调了法制社会的重要性。她还说到,作为生活在和平时代的人,我们更应该保持居安思危的精神,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兼辅赵珺、蒋霖分别围绕社会公平公正进行发言,指出了现代社会存在着“仇富”“拜金”等心理,严重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丢失了我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立足核心价值观 从小处践行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实践中必须践行的准则。明辨会最后,话题回归到每一个个体,回归到日常工作,大家纷纷表示,要从自己做起,认真对待工作,友善对待身边的人,诚信对待每一件事,更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践行爱国精神。
党委副书记郑镇锋和张秀丽做了总结发言。郑镇锋副书记希望大家吃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由外而内深刻体会它的真正内涵。同时,他对当下“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现象进行深度剖析,希望当代青年深刻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明确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为祖国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张秀丽副书记对明辨会的内容和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多代人努力探索得出的宝贵财富,它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希望大家戒骄戒躁,慢慢沉淀积累。她对大家提出了要求和期待,希望学生工作队伍认真组织学习、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落细、落小、落实,注重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的正能量!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宣传中心 武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