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至11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异▪想天开”校重点团队的五名成员在泉州开展将近一周的实践活动,前往南安市特殊教育学校、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鲤城区开智学校以及泉州师范学院、市教育局、市残联等地,对特殊教育学校现状以及融合教育新型特教模式进行调研。
该暑期实践队由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的十名本科生组成。5月起,队员们就着手构建“福建省特殊教育学校现状及融合教育推广难度的调研”课题框架,并于本月1日分别赶赴漳州、泉州、三明、宁德、福州五市展开为期15天的实地调研。他们力求以大学生的视角解读闽特教的真实发展情况,通过对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特教学校现状。
泉州是省内特教事业发展又快又好的优秀地区之一,该队抽选的三所特殊教育学校规模都较大,专任教师、学生数量比接近1:4,校内设施完善。学校通常配有保育员,有专聘的家长代表作为生活老师监督学校工作,在国家要求的科目设置外还添加了一些旨在提高学生生活能力的课程,如蛋糕烘焙、马路安全教育等,切实履行了教育厅提升计划中的许多要求。值得一提的是队员在南安特教校结束调研后,几十个学生兴奋地拉着他们踢足球、合照、互留联系方式,整个操场都满溢着青春的味道。
10日,市残联办公室小橘(化名)姐姐热情地接待了队员们,并介绍该机构的设置以及残疾人的保障工作情况。这让队员们了解到特殊儿童本就像是被生活设置了额外的关卡,为了能更好的生存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我们有义务为他们提供更公平和全面的教育,让他们享受生而为人的平等。本次实践同时引进了对融合(全纳)教育这一特教新模式的思考,在中国国情下结合省内各市发展现状来探究融合教育推广的制约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希望能对政府制定特教相关政策、推广融合教育方面有一定借鉴意义。“异▪想天开”,将大同的爱进行到底。
注:本文曾发表于《东南早报》,有删改。
异▪想天开实践队 文/程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