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长歌行实践队赴四川绵阳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2014年7月27日上午,经过两个月的精心准备,白马长歌行实践队从厦门出发了。午后,我们安全抵达绵阳市,准备开启以“探寻白马族建筑、风俗及文化”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参与本次实践的成员有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系张晨琦、苏婳,城乡规划系张清菡、张超、赵雅婧、韦艺昕等数名同学组成。

坐上了提前联系好的车,我们风尘仆仆地踏上了前往白马寨的路。晚饭前,我们终于到达了期待已久的,也就是我们的调研地点——白马寨。吃过正宗的白马人的晚饭后,我们在寨子里,进行初步考察。路边的白马寨传统建筑色彩亮丽,门窗梁柱上都雕刻着颇具民族风情的图腾,在青山的掩映下显得十分添彩。夜晚,气温降至12度,热情的白马人为我们准备了自酿的蜂蜜酒让我们暖身。深山里的雾气渐浓,寨子在雾气里显得更加神秘。我们共同期待着明日的深入探访,拨开浓雾,寻找一个更加真实的白马寨。

7月28日,清晨,我们带上画具,踏上了写生之路。寨子里每一处都是风景,我们各自选择了喜欢的角度开始提笔写生。写生过程中,我们仔细观察了白马寨建筑的特点,不仅惊叹于它木构的精巧,更被它美丽的雕刻和房檐上特别的装饰所吸引。白马族的传统建筑采用全体木结构,却与川内的古典木构建筑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详细画下了这些木构的特别之处,为之后的深入调查做好准备。画的过程中,有不少白马人走过来与我们聊天,虽然存在些许语言障碍,但是这样边聊边画的经历真的非常令人难忘。

实践进入第三天,我们在白马寨展开了正式的采访工作。我们采访了在白马寨游玩的四川游客。从他的口中我们了解到白马寨是夏天避暑冬天看雪的好去处,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十分具有吸引力。之后,我们找到了我们的房东——白马姑娘张鑫英小姐,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从当地的建筑服饰到民俗文化、从旅游交通到未来规划,张小姐都耐心地向我们一一描述。我们了解到,白马族其实与藏族有很大不同,从语言到服饰,从建筑到习俗,都自成一派。然而,白马族却被划分为藏族,其中缘由我们将前往平武县民宗局进行进一步了解。

晚上我们驱车回到了平武县。7月30日下午,我们到达了平武县档案局进行深入调查。与民宗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后,我们对他们进行了简单的采访,他们热情地解答了我们这几天在白马寨遇到的疑惑。民宗局的王局长,本人就是白马族人,他向我们介绍了更多关于白马寨的历史,以及他本人对于白马文化的深切体会。从王局长那里我们得知,白马藏族的划分问题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有关,将来能否单独划分成族还不得而知。

7月31日早晨,我们的实践行程进入最后一天。我们实践队一行前往白马研究学者曾维益老教授的家。 身体硬朗的曾教授家里很温馨,满满的全是书,还摆满了他这么多年来研究调查的动植物标本等。就像他自己介绍的,他就是一个山沟里的“书呆子”。可他不仅有别人的书,自己也是出了二十多本书的著名学者,但是对待我们却非常亲切,平易近人。带我们参观他的书房,与我们交谈,还带我们参观当地遗留下的一座老建筑。这座老建筑的主人是当地白马土司的王姓后代。临行前,王爷爷一家和曾教授与我们在老屋前合影。王爷爷对我们的到来感到十分激动,曾教授说,我们实践队的到来,让王爷爷一家觉得他们的坚守是值得的,也让我们对此次实践课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这次实践让我们收获了很多,不仅了解了许多白马族的风俗文化,更收获了感动,和责任感。尊重各民族的风俗文化,保护和修缮古建筑,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苏婳 张清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