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聆汀一厦”支教实践活动纪实
长汀,是座处处充满人文底蕴的古镇,也是抗战时期厦门大学迁往避难的旧址。在这里,长汀人民与厦大师生度过了休戚与共的如歌岁月,谱写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壮丽凯歌。2014年暑假,秉持着“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在与长汀中区小学充分协商之后,精心策划并认真筹备了本次“聆汀一厦”支教实践活动,一方面通过支教活动重温当年这曲教育史上的凯歌,反哺当年长汀人民对厦门大学的支持,让支教队员心中留下感恩;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本次支教为长汀中区小学的小朋友们灌输新的知识,播撒希望的种子,塑造远大的理想。

“聆汀一厦”别鹭岛 一路欢歌到长汀
7月25日,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聆汀一厦”支教实践队在团委副书记游璐茜老师的带领下,在烈日酷暑中从厦门高崎火车站出发。当日傍晚,支教实践队顺利抵达长汀,正式开启了为期七天的支教实践活动。参与本次支教实践活动的同学共计11名,其中有10名本科生,1名研究生。 7月26日上午九点,长汀中区小学“情系红土地,梦牵蓝海洋”暑期夏令营正式开营,长汀县教育局初幼教股李德贵股长、长汀县城关中心校王博文校长、长汀县城关中心校谢家文副校长以及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游璐茜老师出席了开营仪式。王博文校长和游璐茜老师分别在开营仪式上为本次支教实践队送上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并预祝本次夏令营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随着支教队员们上台做完自我介绍,夏令营正式拉开了序幕。同时,长汀电视台也对本次开营仪式做了现场报道。

精心备课保万全 特色教学显专业
“我们的课程内容要尽量是小学生们平时没有接触过的,而且要让小学生有兴趣去学。” 在支教队出发前一个月,支教队的指导老师,游璐茜老师和队员们不止一次地强调这句话。为了让孩子们“学到知识”、“有兴趣学”,实践队队员们行前经过数次讨论,最终确定了七门课程。其中,有艺术类的课程,如音乐和街舞;有科普类的课程,如天文和科技;有益智类的课程,如思维游戏,还有专为小学生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此外,还保留了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三门基础课程。但这些基础课程与小学生平时上课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他们所教授的内容都更具趣味性、更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而且在授课形式上也更注重与学生的互动。

为了让课程更充实、更有吸引力,支教队员们在课前都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他们所准备的教案普遍多于实际上课课时。负责天文课的卓泽鹏同学说:“我本打算向孩子们介绍恒星和太阳系概况,课件一共制作了61页,但上课时间有限,最终课件也只用了前20多页。但是,正是充分的准备才让我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多准备几份教案还让同学们能有效应对突发状况,确保教学顺利进行。负责心理课的许建蓉同学说道:“我原本最后一节心理课打算使用多媒体教学,但是当天下午多媒体设备突然无法使用,所以不得不临时更改教学计划。多亏了之前准备过充分的教案,我才能够正常地进行教学。”

由于四五年级的小学生很活泼,课堂纪律不太好管理,于是队员们充分采取鼓励和表扬的手段来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并以此达到维持课堂纪律的目的,如分组竞争、奖励奖品等。在多重保障下,本次支教活动的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两个班的小学生们的课堂表现不仅十分活跃,他们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聪颖更让支教队员们感到惊喜!例如:负责“思维游戏课”的向家莉同学有一次在课堂上问小学生一个最优方案的问题,她自己准备的答案是七步,当时就有一个小学生想到了五步的做法,并且是正确的。同学们灵活的思维让她感到无比的震撼与惊喜!
在为小学生带来新奇知识的同时,支教队员们也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素质拓展训练,力促小学生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夏令营第二天和第四天的下午最后一节都安排了素质拓展,小学生被分成十组,分别在实践队员的带领下进行各项游戏。有玩老鹰捉小鸡的,有玩解手环、丢手绢、跳火车、萝卜蹲的,还有专为文静的小学生设的“心理座谈会”,多样的选择,兼顾小学生在性格和兴趣方面的差异,保证他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让他们都能在素质拓展中积极塑造团队协作精神与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师生情谊恒久远 离别时分意难忘
短短的七天一闪而过,不知不觉就到了离别时分。7月30日下午的结营仪式上,孩子们整齐安静地在教学楼前的空地坐好,支教队员们逐一上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包括自己对这五天活动的总结,也包括他们对孩子们的期望和祝福。往日里万分活泼的孩子们此时都仰着稚嫩的小脸认真地听着,这一次,没有一个人说话,更没有一个人分神。同时,队员们为同学们送上了小礼物——一百一十张承载着支教队员们衷心祝福与热切期望的明信片。由于白天要上课,这些明信片都是队员们在晚上熬夜赶制,每一个字都凝聚着几天朝夕相处的浓厚情谊!孩子们也纷纷上前为自己心中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献上了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有自己心爱的故事书、有明信片、有漂流瓶,还有钢笔。
“当时他们送我礼物的时候,我迟疑了。”一名队员说,“我觉得我收不起这样的厚礼,一时间,我想不出要说什么来感谢孩子们,觉得任何的话语都无法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我真的,被孩子们的真诚感动到了。”确实,在体验了五天的小学老师后,队员们发现这个职业真的不好当,而能够坚守在这个岗位上勤勤恳恳这么多年的老师们,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是真正的辛勤的园丁,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
开往厦门高崎的列车缓缓地驶出长汀站,同学们怅然若失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若有所思。这是结束,亦是一段新的征程的开始。

自强精神永不忘 寄语未来情更长
自2002年以来,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与长汀中区小学建立了长久的共建合作关系,已举办过多次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并备受厦门大学校领导的关注。当代青年学子作为中国梦的继承者,要具备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要学会担当,更要学会感恩。本次“聆汀一厦”支教实践活动,正是在社会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塑造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与感恩之心。明年,支教实践队将再次踏上这趟熟悉的列车,再次为可爱的小朋友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让彼此在支教活动中收获更多的成长与进步。身为厦大人,支教队员们将永远铭记“抗战时期厦大内迁闽西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也有信心让“蓝海洋”与“红土地”之间的情谊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