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窑火,薪传不熄
    发布时间: 2014年08月07日

    ——厦门大学“瓷韵国风”实践队

    8月4日,厦门大学瓷韵国风实践队分队走进“中国瓷都”德化,参观了德化古陶瓷收藏室“瓷艺堂”、中国白艺术宫、月记窑,对德化陶瓷文化与产业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瓷艺堂:搜奇寻古 瓷都缩影

    瓷艺堂是中国传统工艺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陈明良的古陶瓷收藏室,于2005年创办。瓷艺堂迄今已收藏从唐至民国时期的珍品德化窑瓷器二千余件是瓷都德化的缩影。陈明良的妻子郑丽玉向实践队队员详细地介绍了馆内珍藏的窑瓷器,并为大家讲述了德化陶瓷的历史。馆内还收藏着许多德化陶瓷名家精品,如何朝宗的象牙白瓷披坐观音、何朝宗款观音、明代蟠龙执壶、宋代坐莲观音、民国十不全,清代倒流壶,颇为精妙,令人称奇

    除了丰赡的收藏,陈明良大师在瓷雕技艺上也有精湛的造诣。在参观完瓷艺堂之后,实践队队员来到陈明良大师创办的德化县凤池瓷雕厂,观看瓷雕工人制作陶瓷,了解了瓷雕技艺。

    中国白艺术宫:诗书画塑 陶瓷海洋

    “中国白艺术宫”是全国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陈仁海创办的福建德化辛默楼陶瓷研究所的“中国白”、“中国红”陶瓷艺术展示厅,是陶瓷文化艺术欣赏、交流,陶瓷文化旅游的艺术场所。“中国白”会说话,它们在展示自身的同时,也在向世人诉说着瓷雕艺术大师们的独具风采。

    实践队队员进入陶瓷展厅,在观赏陶瓷精品、感受艺术氛围的同时,也惊喜于德化中国白陶瓷的崭新面目。白瓷形式多样,与诗、书、画的结合使白瓷更添韵味。在展厅内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实践队队员初次尝试在白瓷上作画,体味瓷画创作之乐趣。

    月记窑:窑火不断,重焕生机

    月记窑位于中国三大瓷都德化县三班镇蔡径村内,在明清朝代是兴盛一时的名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月记窑属于龙窑,如今还可烧制瓷器的龙窑在全德化仅存三座其中以月记窑最为悠久是研究中国古法烧制柴窑的必选之地。

    瓷韵国风实践队来到月记窑,观看了瓷器烧制的整个过程,并对龙窑的特殊结构进行了了解。整条龙窑共有33阶梯,长约33米,有7个门,可供装窑、出窑之用。窑身两边各分布着33个窑目,是添加柴火的地方。靠着柴火,窑炉可烧至1370℃高温,远古时代远销海内外的高温德化瓷就从这里新鲜出炉。

    近年来,德化县提升陶瓷文化内涵,培育文化创意产业,使之成为推动陶瓷产业升级的动力引擎。2009年初春,旅居德国的艺术家吴金填先生国内外多名陶艺家在这座古龙窑边组建了2009国际当代陶瓷艺术中心。至今已有百余名国际陶艺家慕名而来,为古龙窑增添了生机。

    瓷韵国风实践队 文/蔡凉凉

    图/耿威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