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井上拾梦”实践队专题理论学习的一天
8月5日,晨露卧青松,暖阳洒基地,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清晨,厦门大学“井上拾梦”暑期实践队开始了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传统教育基地的理论学习的一天。

实践出真知,学子瑾传承。上午,我们有幸与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兼职教授胡玉春教授面对面,聆听《毛泽东的调查研究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题讲座。胡教授从毛泽东青年时寒暑假的调研故事入手,详细剖析了毛泽东亲身躬行、通过调查研究顺利推进中国革命的过程,系统、生动地为我们解释了什么是调查研究,并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指导我们怎样进行调查研究。毛泽东非常注重社会调查研究,尤其是在革命形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他做了大量的社会调研,其中在赣南地区作的《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等占其保存下来的调查内容的72%,他还在赣南发表了倡导调查研究的檄文《反对本本主义》。通过调查研究,务实求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中央苏区创建过程中探索出中国革命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等调查思想影响了几代人,尤其对当代大学生培养治学严谨的调研态度,有着积极的教育指引作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队员们被胡老师形象生动的讲解吸引,或双目紧盯屏幕,或蹙眉思考,或低头做笔记,听得津津有味。面对现在“本本主义”泛滥、实践调研“造假敷衍”的现象,作为新时代接班人的我们,将秉承前辈们的身体力行做调研的精神,坚持全面与深入的统一、客观与辩证的相对统一以及事实与结论的高度统一,以“三个统一”指导我们的实践。
回顾斗争历史,弘扬井冈山精神。下午,中共井冈山党委党史办副研究员、井冈山会师纪念馆原馆长、中共井冈山干部学院兼职教授刘晓农,也为我们献上了一顿丰盛的井冈山历史大餐——《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刘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我们讲解了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历程,并深入解读了井冈山精神四大内涵,分别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敢闯新路的开拓创新精神、为民靠民的群众路线以及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尽管井冈山斗争时间只有两年多,相较漫长的历史长河显得微不足道,但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曾被朱德誉为“天下第一山”,在这里,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伟大的斗争,孕育了伟大的精神,井冈山精神生发于这片红色的土地,是无数英烈用生命诠释的一种人生信仰,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首创精神,体现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我们党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力量之源。井冈山精神不会过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继续影响着、激励着我们前进、奋斗。

两顿丰盛的知识大餐,两位睿智的学者,用他们严谨或幽默的语言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传井冈不朽精神,授调研治学之道,让我们获益匪浅。在接下来的调研实践中,厦门大学“井上拾梦”实践队将学以致用,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正确的调查研究方法开展主题调研活动,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同时以井冈山精神勉励自我,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让信仰点亮人生!
文/梁乔玲 图/梁乔玲 孔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