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为期一周的实践调研,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研究生“囊萤之光”暑期实践队迎来了平和之行最后一天的生活。8月1日上午8时30分,实践队于坂仔镇人民政府会议室召开实践队总结大会,全体队员分别对此次实践发表个人感想,总结自己的收获、经验和对实践活动的反思。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团委书记、平和团县委副书记、实践队带队老师乐无恙出席本次会议。

上午7时,实践队借用平和第五中学的旗台举行升旗仪式,队长张鹏骞担任旗手。全体队员于旗台前整齐列队,在庄严的国歌之中,注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升旗仪式后,实践队于镇政府食堂进行早餐。8时30分,全体队员准时于镇政府大楼三层会议室召开总结大会,队长张鹏骞主持会议。他简单叙述了此次会议的宗旨与精神,鼓励队员踊跃总结七天以来的收获和感悟。随后,队员们从实践队宣传组组长魏钊凌开始轮流发言。
会议期间,队员们都表示,此次实践活动为自己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平台,结识更多的朋友,与其他同学进行了更为深入的交流,同时还增长了见识,提高了统筹协调和处理事务的能力,这些都是在学校中学不到的。此外,不少队员还表示,本次实践活动在计划和实施过程当中存在着一些失误与不足,主要表现为实践策划与现实情况差异较大,调研内容不够深刻等。队员们统一认为,细致地总结此次实践中的缺憾,有助于学院以后组织类似实践活动时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最后,每一位队员还都向其他人表示感谢,他们认识到,没有整支团队各个部门的通力协作和无私奉献,此次实践就无法顺利地进行。

全体队员发表感想过后,带队老师乐无恙就大家的发言做一总结。他首先赞扬了队员这种积极反思的精神,队员们能够从实践活动中看出亟待改进之处实属不易。乐无恙老师认为,此次实践虽然有不足之处,但实践本身的性质并不在于非要得出具有建设性的调研成果,而在于帮助全体队员于实践活动中学会处理与人相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表示,本次实践活动在因某些外部原因未能得到充足策划的情况下,之所以依然能够顺利地进行,全赖于每一位队员出色的统筹能力和优秀的应变能力。乐无恙老师说,他希望全体队员能够在以后的生活里继续维持队员之间的珍贵友谊,并从此次实践中吸取宝贵的经验,将其运用于未来的学习和学生工作之中去。
上午10时30分,实践队总结大会闭幕。这也是实践队在坂仔镇举行的最后一项实践活动。下午1时10分,实践队全体队员于坂仔镇乘车返回厦门大学,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至此全部结束。

在随后的一个月里,实践队将分组对实践获得的各项材料进行后期处理,完成调研报告、总结分析、新闻汇编、心得总结等一系列后期工作。尽管实践活动已走向尾声,但队员们仍然任重而道远。希望全体队员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奋斗,发扬实践期间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精神,为本次的平和实践活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