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实践我们在路上】重走红军路,拾梦井冈情——记厦门大学“井上拾梦”队“红军的一天”体验活动
    发布时间: 2014年08月04日

      

    83日,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组织的“红军的一天”体验教学活动启动。645分,在庄严的升旗仪式后,是激情30秒团队亮相,各团队能歌善舞、掷地有声,别具匠心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学校及团队风采,更展现了当代大学生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厦门大学“井上拾梦”实践队也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挥师赣上,拾梦井冈”的嘹亮口号赢得阵阵掌声。

    “红军的一天”体验教学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参观八角楼,学习毛泽东同志坚定信念的精神;入户调查,自制红军餐,了解当地文化,提高团队凝聚力;重走朱毛挑粮小道,弘扬军民团结合作、勇于胜利的精神。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上午830分,在带队老师王单的带领下,团队到达井冈山茅坪景区,主要参观了八角楼景点,学习毛泽东同志坚持理想,带领抗战的革命精神。八角楼因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居住过的楼房内有一八角形的天窗而得名,也是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所在地。八角楼的灯光在茫茫黑夜里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学员们也在细致的参观中感受革命先烈英勇与伟大。随后,学员们前往坝上村进行入户调查,了解当地居民的经济状况和生活状况,并在农户家自己动手制作了午餐,阿姨们的热情好客和耐心回答让我们更深的感受到了这一片红色土地的淳朴与真挚。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下午230分,团队前往黄洋界景点,了解黄洋界保卫战的峥嵘岁月。黄洋界地势雄伟险峻,群山起伏,云雾弥漫,毛泽东在其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到:“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也感叹黄洋界地势之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红军战士们披荆斩棘,每人担着数百斤米多次往返此处,取得革命的胜利。此次团队重走挑粮小道,仿佛将自己置身于当年的血与火的生活之中,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战士的团结与坚韧。纵然道路险阻,我们无畏艰难;纵然磕磕绊绊,我们患难与共;纵然满头大汗,我们仍能高歌向前。这就是我们,年轻的我们,勇敢的我们。

    此次井冈山“红军的一天”体验教学活动,我们不仅目睹着井冈山的一草一木,更感受着红军战士勇往直前与众志成城,我们有太多的震撼与感慨。红军战士团结协作、英勇斗争的精神将会激励我们不断努力前行,而我们,也在一次次的团队活动中,乐观昂扬,相互扶持,磨练成为一支真正具备红军精神的队伍。

    (文/李宁乔,图/梁乔玲,李宁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