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研究生“囊萤之光”暑期实践队世界文化课堂与素质拓展活动
7月31日上午9时,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研究生“囊萤之光”暑期实践队在坂仔镇中心小学开展世界文化课堂,为坂仔镇的低年级学生开辟认识世界的窗口。课后,实践队员们还组织素质拓展活动,通过做游戏的方式,锻炼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在世界文化课堂上,来自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的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吴菲吟为坂仔镇一至三年级的学生们介绍了日本的国家概况、文化传统和社会特点。她借助制作精良的幻灯片,向学生们解释日本的地理位置、国名由来、国土面积和首都城市等内容,并以一幅幅图片表现日本独特的饮食、服饰、建筑等文化特征。吴菲吟还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主动思考两国在社会、文化特征上的异同,如在介绍日本的国花——樱花时,请小朋友们举手回答中国的国花是什么。生动的讲授方式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让孩子们可以主动积极地汲取新知识。
在短暂的课间活动之后,实践队队员余逸文组织学生们开展素质拓展活动。余逸文首先向小朋友们讲述了第一个游戏——抢板凳的规则:现场的二十五名小朋友先准备二十四把凳子,然后列队站好。余逸文为学生们放起一段音乐,当音乐停止时,每个小朋友都迅速地找一把凳子坐下,最后没有找到凳子的小朋友就算是输掉比赛。第一轮过后,再去掉一把凳子,循环往复,直到两个人抢最后一把凳子。


除了抢凳子之外,余逸文还带领小朋友们进行了另一个游戏——抱一团:所有的小朋友在音乐声中站成一个圈,并围着圆圈中心绕转;当音乐停止时,每四个小朋友抱成一团,看谁没有找到合作的伙伴。
两个游戏不仅帮助小朋友在乐趣中锻炼了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还让他们体会到生活之中无处不在的竞争,帮助他们懂得:如果不与他人合作,就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活动之后,实践队为低年级小朋友准备的四天趣味课堂就最终告一段落。在带队老师乐无恙的组织下,小朋友们与实践队员合影留念,纪念这快乐而有意义的四天。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研究生“囊萤之光”暑期实践队 文/魏钊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