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实践我们在路上】厦门大学“问渡西津”镇江实践队调研过程纪实
    发布时间: 2014年08月02日

        725上午9时,在带队老师、校党委宣传部蒋丽的带领下,厦门大学“问渡西津”镇江实践队参观了江苏省镇江市科技新城内的港澳创意创新基地CIDC

    CIDC作为实践队文化创意产业的考察对象之一,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创意与科技的综合体,主要致力于为香港、澳门以及国内的创意及创新设计提供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协助内地为港澳创意创新设计单位进行互动交流,促进港澳与内地创意创新产业交流合作的深入发展,是一个孵化培育企业,可提供设备齐全的办公场地。

    实践队在工作人员的引导解说下,依次参观了基地内部休息区、论坛研讨区及来自港澳的诸如交通灯控制、3D视频、服装等各类文化、科技与创意展厅。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队员与工作人员进行了有效互动,充分了解了CIDC的运作模式与主要功能,明确了CIDC作为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展示平台的性质与打造高附加值产业投资环境的使命。

    参观结束后,工作人员进一步针对实践队队员提出的各类问题作出了详细解答,实践队队员对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表示了感谢。 

    下午3时,实践队一行前往镇江市博物馆,在副馆长王书敏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古陶器、古瓷器、古金银器及古代钱币印章四个展厅,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认真聆听了馆长的解说,深感镇江历史文化底蕴之丰厚。 

    7时左右,实践队赶往西津渡,对100位游客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百份问卷在全体实践队员的通力合作下,于一个小时内得到有效填写。通过这些问卷,实践队员从宏观上初步了解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对于西津渡原有的了解与现时的印象,从实际数据层面获得了更多关于西津渡的资料,为后期进一步对西津渡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微观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 

    随着问卷调查的完成,实践队也结束了一天的行程。CIDC、博物馆、西津渡,三个不同的地点,三种不同的运营模式,却都贯穿着文化之传承与发展的主线。CIDC以平台模式为新兴的文化创意提供展示与发展机会;博物馆以静态的姿势诉说着千年历史与文化传承;西津渡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下将镇江深厚的历史文化置于经济大潮而不改其古风古韵。实践队的调研对象虽主要针对西津渡的文化产业,但是,对多种文化产业模式的了解,对各类古代历史遗存的认识,无疑都会成为实践队进行后期综合性对比分析的强大助力。   

                          (人文学院  杨琪 王晴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