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实践我们在路上】为理想插上翅膀,自由飞翔
    发布时间: 2014年07月31日

    ——记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囊萤之光”(同安竹坝)社会实践队主题宣讲会

    流沙河的诗歌《理想》中有这么两句诗:“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凝聚每一个人的力量和每一份梦想。为了让竹坝学校的同学们对“中国梦”和“理想”有更明确的理解,729日下午1530分,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囊萤之光”(同安竹坝)社会实践队组织了一场题为《为理想插上翅膀,自由飞翔》的主题宣讲会,主讲人满媛同学和焦龙吟同学精心准备,让孩子们度过了受益匪浅的一个下午。

    宣讲会伊始,满媛同学首先抛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理想?一开始时,现场还有些尴尬,同学们都害羞地沉默着,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满媛同学不停地调动着气氛,她分别点了几个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一个女孩怯怯地说道:“理想就是我的梦想。”另一个男孩则大声说:“理想就是对我心中梦想的追求!”主讲人对他的回答表示了肯定,全场也纷纷为他的自信鼓掌。

    谈完什么是理想,焦龙吟同学引导同学们回顾了几位名人的理想:周恩来小时候的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奥巴马小时候在小学作文里写自己的梦想就是当总统;鲁迅的梦想是做一名医生,去拯救处在痛苦中的病人;而茅以升从小就下定决心,长大一定要做一个造桥的人,造的桥永远不会倒塌。看着台下的同学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主讲人便发问了:“那么,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呢?”这时,同学们已渐渐地进入状态,纷纷踊跃举手回答问题。一个小男生说:“我想当体育教师,因为我喜欢体育!”另一个高年级的女孩说:“我想当旅游家,因为我想把中国的东西发展到外国去!”如果说她的“理想”已经让在场的队员们感慨的话,低年级的叶晶莹小妹妹说的话更是让全场都自发地为她鼓起了掌:“我想当医生,因为可以拯救被伤害的人!”

    除了孩子们,实践队的队员们也纷纷谈起自己的理想。程云飞同学在孩子们的“热情邀请”下说起自己小时候想当的是科学家,但现在学习的是俄语专业,将来便想当一名俄语方面的会计。低年级班的班主任李倩萍说她想当一名老师,因为这些天跟孩子们一起相处,每天去到教室都能听见她们稚嫩的、殷切的喊声“老师你来啦”,让她从心底感到阵阵暖意。

    紧接着,焦龙吟同学带领大家朗诵了诗歌《放飞理想》。当读到“纸已展开,我们挥动巨笔描绘未来;路已铺平,我们昂首阔步奔向远方”两句时,许多小同学们都激动地伸长了脖子,昂起了头,大声地读出自己心中的信念;当读到最后一句“只为明天那壮丽的事业、更加辉煌”时,全场的声音特别洪亮高亢,相信这句诗也在孩子们的心中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共鸣,坚定了他们的信念。

    宣讲会上还播放了于丹在“百家讲坛”中的主题讲座《< 论语>心得之理想之道》视频给同学们欣赏。视频中,于丹讲述了《论语·先进》这一篇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一故事,其中孔子的弟子曾皙的理想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两位主讲人正是要借这个故事,告诉各位孩子们不要只有宏图大志,还要有现时的理想和敢于实现远大理想的决心。孩子们还和队员们一起合唱了《隐形的翅膀》这首歌。每个人都带着一双隐形的翅膀,能让人“用心凝望不害怕”,只要有梦,一步步努力向它靠近,终能实现。

    宣讲会最后,主讲人邀请了几位队员“老师们”表达了对孩子们的祝福。队员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好好学习、天天开心,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梁启超在散文《少年中国说》中曾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每个少年都有自己的理想,而“中国梦”则是全中国人的理想。为了实现它,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必须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理想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本次宣讲会的主旨便在于此。虽然孩子们可能还小,无法完全领会其中的深刻用心,但希望这次宣讲能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一个路标,引领他们走上更顺畅、更宽敞的实现理想的道路。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囊萤之光”(同安竹坝)社会实践队 文/肖宁双 图/钟羽珊 闫歆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