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实践我们在路上】兴趣小组展才华,劳逸结合添助力
    发布时间: 2014年07月31日

    ——2014年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囊萤之光”(同安竹坝)社会实践队支教课外活动

    201472728日下午,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囊萤之光”(同安竹坝)社会实践队在厦门市同安竹坝小学展开了支教课外活动。在一节语言课后,孩子们便兴奋地找到了各个兴趣小组的负责老师,迫不及待地希望尽快开始活动。针对孩子们的不同兴趣,社会实践队队员组织了体育、唱歌、舞蹈、语言、绘画五个小组。从室内到室外,从语言到体育,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不仅让同学们能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华,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成长为高素质人才。

    体育兴趣小组和舞蹈兴趣小组的活动主要在户外。体育兴趣小组的学生和社会实践队队员刘昱洲、李箫雅等在同安竹坝小学的运动场上组织同学们打篮球、踢足球,气氛热烈。舞蹈兴趣小组成员与实践队队员梁琦雯、钟羽珊、闫歆然在教学楼空地带领同学们学习近期的流行金曲小苹果等舞蹈,学生们兴趣浓厚,舞感极佳,学得很快,令老师们惊喜万分。

    室内的活动有语言兴趣小组组织的日语、韩语教学,绘画兴趣小组组织的素描基础学习,和唱歌兴趣小组的学唱歌活动。其中语言兴趣小组组织的活动可谓可圈可点。教授日语的实践队队员马琳和教授韩语的实践队队员余璇精心准备了材料,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坐在一起,面对面进行一对多的小班制教学。在这种亲近的师生接触中,实践队成员手把手地把最纯正的外语传授给学生。而这样的努力也收获了良好的效果。许多语言兴趣小组的同学都认真听讲、勤做笔记,确确实实学到了知识。

    唱歌兴趣小组也别具一格。社会实践队队员李倩萍等先通过边唱边跳的热身活动活跃班级气氛,然后教兴趣小组同学唱《魔法城堡》等在中小学生间较为流行的歌曲。孩子们与老师的阵阵歌声传出教室,充满童真的视听感染了每一个人。

    绘画兴趣小组的教学活动主要以老师传授基础知识——学生自由创作——老师一对一点评的方式进行。社会实践队成员陈瑶、欧阳吴娴担任该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首先,陈瑶给学生们简要介绍了素描基础知识和她心目中的绘画三要素:基础、创意、情感。其后,学生们以字母创意为主题在黑板上自由创作,展现了孩子们独特的创意与理念,随后实践队成员则通过进行一对一点评,切切实实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并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两个下午的兴趣小组时间转瞬即逝,同学们纷纷表达了对兴趣小组活动的喜爱与不舍。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不仅为同学们的兴趣特长提供了学习与施展的平台,更是拉近了社会实践队队员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以组织兴趣小组的方式,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囊萤之光”(同安竹坝)社会实践队带领同学们劳逸结合,因材施教,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既丰富了了同安竹坝小学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更良好的课堂学习奠定了基础。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囊萤之光”(同安竹坝)社会实践队 文/陈芳怡 钟羽珊 图/肖宁双 欧阳吴娴 林旺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