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实践我们在路上】柚见玉堂:为学为乐在于兹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研究生"囊萤之光"暑期实践队趣味课堂
    发布时间: 2014年07月31日

    盛夏的坂仔犹如山城的热浪,炎热不断蔓延,却阻挡不了坂仔中心小学数学趣味课堂上传来的欢声笑语。728日下午3点半,外文学院研究生"囊萤之光"暑期实践队继第一期语文课堂的成功开展后又开始了第二期课堂拓展活动——数学趣味课堂。这次前来上课的同学人数有所增加,给予了实践队队员们极大的鼓舞,一场乐趣无穷的数学之旅由此开启。

    本次的授课形式仍为分班制,低年级班(一至三年级)由队员赵衎和蔡云健进行授课,高年级班(四至六年级)由队员蔡娴和洪香担当主力,其他队员作为课业辅导人员,协助解答各位同学们提出的课业难题。整个课堂分为课程讲解与答疑两部分,有效地将任务教学、激励教学和小组教学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行了一次益智亦趣的课堂展示。

    在低年级班上,队员赵衎主要讲解的是几个简单几何图形——三角形、正方向和圆形,首先鼓励同学们在黑板上分别画出这些图形,并选出最正规的图形给予奖励,然后展示由多个图形拼成的复杂几何图,让同学们数出图形个数。队员蔡云健则带领同学们走进“数学广场”,以动画、对话和小组协作等多种形式指引同学们进行简单推理,在欢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找寻乐趣。

    与低年级有所不同,高年级同学的基础更好,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更强,这就要求队员们需要有很好的课堂掌控力,不仅在内容上更具挑战性和吸引力,同时在形式上更符合同学们的求知模式。因此,队员洪香运用分组的形式讲解四则运算法则,同学们在小组荣誉感和责任感的驱动下更加认真,也更为自律。队员蔡娴主要讲解的是日历的规律,这个主题引起了许多高年级同学的兴趣,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同样充满智慧和乐趣,间接教导同学们要勤于发现、善于思考。

    无论是低年级班还是高年级班,实践队队员们都积极配合,整个课堂充满了互动的乐趣,这为第三期趣味课堂奠定了极好的基础。队员们享受着备课的过程,同学们洋溢着对学习的热情,整个志愿之花在夏日的坂仔绽放。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研究生“囊萤之光”暑期实践队 /陈珍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