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厦门大学凤凰花夏令营支教活动
去年凤凰花夏令营师生告别式上,小营员们与志愿者们的相拥、倾诉与泪光仿佛都还清晰如昨。那一声声的感谢与不舍,牵系着厦大凤凰花志愿服务团与珩厝小学的情谊。2014年7月25日,厦大凤凰花夏令营重新启程,这支由来自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艺术学院等八个学院的46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的年轻队伍,满怀激情来到了翔安珩厝小学,与200名来自翔安珩厝、霄垄、沙美等村的小营员们如期相聚。
本次凤凰花夏令营开设英语、国学、陶笛、音乐、美术和舞蹈等六门兴趣班。早在出发前,凤凰花志愿服务团的成员们就已对各门课程的教学方案进行了多次的讨论和梳理,并且在实际教学的每一天里,志愿者们的教学内容与形式也都随着他们与小营员们之间的磨合持续地改进,力图把握好这弥足珍贵的七天时间,尽己所能为小营员们带来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体味趣味经典感受传统文化

国学班并不是“唧唧复唧唧”亦或“之乎者也”的重复,凤凰花夏令营的志愿者们为国学班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小故事,有刘邦项羽争霸,还有陈胜吴广起义等等。小朋友注意力特别集中,还时常向老师提出“然后呢?”“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等纯真的问题。讲故事时,志愿者们还加入了成语讲解,例如“揭竿而起”、“群雄逐鹿”等,小朋友在听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许多成语,有些小朋友甚至还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此外,国学班老师们为小朋友们演绎生肖传说,收集了小朋友都知道的生肖成语,例如“鼠目寸光”、“杯弓蛇影”等来开展“你比划我来猜”的游戏;小朋友还试着用毛笔学写甲骨文,甲骨文不仅仅是生动的象形文字简单易模仿,更是中华汉字的古老基础;老师们也会在闲暇之余和小朋友“切磋”棋艺,比如五子棋、围棋等等。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小朋友们对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探索的热情。
乘着歌声音符挥舞五彩翅膀
“你好”、“很高兴见到你”,在几个简单的手语示范后,凤凰花夏令营志愿者们开始了音乐班的教学。老师首先播放音频让大家熟悉乐曲,然后向小朋友们解释歌词,接着示范自编的动作,小朋友很快就学会并跟着音律一齐动了起来。从“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唱到“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轻轻飘荡”再到“爸比,你会唱小星星吗?”歌曲内容可谓丰富多彩、积极阳光,紧扣当下时髦元素。在学习音符的同时,凤凰花夏令营的志愿者们还教会小朋友辨别中、西方乐器音律,既感受琵琶、杨琴的清脆古典,又感受钢琴、提琴的醇厚悠长。学习之余,老师还带着小朋友一齐做“星期天逛三园”游戏,并且,将一些音乐方面的小常识贯穿其中,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也能获得有趣的音乐知识。
悠悠陶笛声起浓浓师生情谊

悠扬的陶笛声每天都洋溢在陶笛班的教室里。班里学习陶笛的小朋友虽然年龄各异,但都十分专注于自己手中的陶笛,每时每刻都有模有样地吹奏着,丝毫不被窗外围观的人们干扰。来自厦大音乐系的石同学担任陶笛班的老师,这是她第二次来参加凤凰花夏令营。让她深受感动的是,她去年教过的学生得知她今年要来继续教陶笛,都纷纷报名参加。当然,教学的过程也是难度颇多,孩子们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全班齐奏的时候还会出现节奏感和整齐度不一的情况,因而要花很多时间拉近小营员们之间的专业差距。然而,令志愿者们欣慰的是,班里年龄大的孩子会主动教年龄小的孩子,这不但分担了志愿者老师们的工作量,同时也提升了小朋友之间团结互助的责任意识。
不忘老师教诲快乐学习英语

平日里,教学楼走廊里随处可听到孩子们的嬉闹声,与此相反,英语教室却分外安静。原来,英语班志愿者小老师们正在耐心地为孩子们教授英文听、说、读、写。与其他班级不同,英语班的孩子年纪普遍较大,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据英语班的志愿者卢老师介绍说,孩子们刚开始会因为陌生而有些不习惯,但后来几天慢慢适应后就活泼了很多,也会主动与老师沟通。卢老师根据自身经验告诉孩子们一定要多花时间学好基础发音,为未来的英语学习构筑坚实的基础。她也与我们分享了一个令她十分感动的小故事:班里有一名小男孩无故缺席,课后她在校园里发现小男孩一个人蹲在地上。原来,小男孩的妈妈生病了,他需要在家照顾所以不能来上课。尽管如此,他还是从书包里拿出了昨天已写好的英语作业交给老师,并向老师们保证说自己会一边照顾妈妈一边学习英语。这让志愿者们感触颇深,同时也坚定了他们好好执教的决心。英语班的志愿者们还将通过教授英文歌、表演英语小话剧、播放英文小动画等生动多样的方式,让孩子们真正地爱上英语、主动地学习英语。
无限美好创意童心自由翱翔

绘画是孩子的天性。如何发挥孩子们的天性,如何激发孩子们的灵感和创意,是每个凤凰花夏令营美术班志愿者小老师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志愿者陈老师说,儿童的美术教学不同于成人,气氛很重要,创作也很重要,她想从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激发大家的创新意识。与其教学生做出一模一样的东西,她更愿意传授方法,让学生们做出有自己想法的东西。剪纸课堂上,老师首先讲解了剪纸的基础方法和小窍门,并示范了几款简单又漂亮的剪纸,进而鼓励小朋友自己摸索、自己设计。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都剪出了独一无二的作品。此外,美术班小老师们还教会孩子们利用旧物进行手工制作,在小朋友的巧思下,被丢弃的塑料瓶瞬间变成漂亮的手工艺品。接下来,美术班将让小朋友们学习绘制京剧脸谱,然后与传统趣味京剧结合起来编排出有趣的节目。在美术班的每一天都是创意发散和创造美好的一天。
汗水造就优雅舞姿展现魅力

每次路过舞蹈教室,人们都会被里面的欢声笑语所吸引。负责执教的江老师和陈老师两名舞蹈班志愿者在开始教学之前就与孩子们协商好,将以孩子们喜爱的舞蹈类型为主设计相对易学的舞蹈。志愿者将孩子们分为两组,年龄小的学习简易的流行舞,年龄大的学习稍具难度的拉丁有氧操。陈老师说,孩子们性格各异,有的活泼好动,有的内向害羞,而舞蹈教学正是要让孩子们舞动到一起。志愿者们表示,他们在教授孩子们舞步之余,更希望借助团队游戏或排演群舞的形式让小朋友们融洽互动。一次,课上有个孩子不小心摔倒在地,其他孩子马上都停下来关心摔倒的小朋友,这个画面令志愿者们触动颇深。尽管天气十分炎热,每天的练习使得大家都汗流浃背,但看到孩子们用心练舞的劲头,舞蹈班志愿者们觉得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
每天下课后,孩子们都舍不得离开校园,纷纷围着志愿者老师向他们询问各种稀奇古怪的天真问题。夕阳下的志愿者们拉着孩子们的手一同玩耍、一同欢笑,这些美好的画面不仅仅定格在相机里,同时也深深地印刻在了志愿者们和孩子们的脑海中。衷心祝愿孩子们可以一直快乐成长,保持单纯与善良,也希望我们的志愿者们能好好珍惜这段难忘的实践经历。
厦门大学凤凰花志愿服务团文/王泉、宗雨晨、林文勤、周晓牧图/黄天航、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