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人民日报社已经从一张报纸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全媒体方阵。报道周期从人民日报按‘天’计算,到人民电视按“小时”计算,再到人民网、人民搜索、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时间精确到分秒,随时记录“此刻”的事。”
2014年4月9日,“人民日报校园行”系列活动走进了厦门大学。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马利向数百名厦大学子做了题为《人民日报社的全媒体时代》的报告。
人民日报社已经走进了全媒体时代。1997年,前身为人民日报网络版的人民网正式上线。2013年,根据Alexa全球网站排名,人民网在中国新闻网站中排名第一,在世界报纸类新闻网站中排名第二,仅次于BBC网站。
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拥有超过1800万名粉丝。自2012年7月上线以来,它每天发布超过40条微博,每条微博阅读次数超过3000次。2013年4月8日芦山地震发生当天,它发布的一条呼吁人们理性救灾的微博收获了20多万次的转发量。
越来越多的带有42寸触摸屏的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被安装在党政机关办公楼、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和大学校园。仅上海市就有安装2万台阅报栏的规划。
“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就得做互联网上海量信息的挖掘机,偏激情绪的缓释剂,社会心态的压舱石……140个字很短,但是微博决不是微不足道,我们要利用好这个重要的舆论阵地。”2013年6月,在人民日报召开创刊65周年座谈会上,马利说。
在今天的报告上,马利鼓励青年学子多读人民日报。“你可以喜欢它,可以不喜欢它;可以赞成它,也可以不赞成它——但你必须重视它,研究它”,马利说,“因为人民日报就是‘打量’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是了解党和中国的重要窗口。”
马利还介绍了人民日报的著名记者、职业追求,以及报社办公环境等。她欢迎厦大学子来人民日报工作。
报告结束后,马利副总编辑以及人民日报社福建分社社长余清楚、湖北分社社长顾兆农、数字传播办公室主任余继军、人民网总裁兼总编辑廖玒、新闻协调部微博运营室副主编苗苗等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人民日报社还与厦门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加强联系,人民日报社还将为厦门大学学生提供实习岗位。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校党委副书记、校纪委书记赖虹凯,党委副书记林东伟,副校长叶世满及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铭清等出席了活动。
(厦大青年宣传中心 王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