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厦门大学迎来了她的第九十三个生日。晚上7点半,由厦门大学主办,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厦门大学校团委以及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承办,厦门大学学生艺术团演出的历史文化文艺晚会在建南大礼堂隆重上演。
本场文艺晚会共分为“序幕:南强梦”和“尾声:南强梦·中国梦”两幕、“爱国伟业”、“烽火自强”、“英雄大学”和“学府春潮”四个篇章,演员们用舞蹈、朗诵、歌曲等形式展现了厦门大学建校九十三年来的艰辛历程。
序幕在乐声之中缓缓拉开,潮汐在日出到日落的光照下轻拍海岸,由舞蹈一队和艺术学院舞蹈队的演员们带来的舞蹈《南强梦》将观众带回了厦大刚刚建立的那个时代。

第一篇章“爱国伟业”讲述的是1921年前后陈嘉庚校主建校时的往事,舞蹈《启航》和配乐诗朗诵《嘉庚颂》表现了校主陈嘉庚不畏艰难,宁愿“卖大厦也要建厦大”的决心。之后的音乐剧《群贤毕至》更是生动地再现了昔日厦大校园中群贤集聚一堂的盛况。最后《追寻》展现的则是中国共产党在厦门第一个支部的建立以及支部书记、厦大学子罗扬才的英雄事迹。

第二篇章“烽火自强”再次用一段舞蹈拉开了帷幕,在乐声的陪伴下,舞蹈演员们十分投入,将厦门大学那段在痛苦与挣扎中的坚持展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朗诵《烽火情书》则用一段深情款款的情书将观众带回了厦门大学的“长汀时代”,而歌曲联唱《毕业歌》和《到敌人后方去》则表现了厦大学子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三篇章“英雄大学”则以新中国成立为背景,带我们走进了自强不息的厦大。

情景剧《王亚南与陈景润》用对话重现了王校长“慧眼识英雄”的历史情景。在还原了陈景润与王亚南在福州街头对话的场景后,身着军服的国防生带来的《厦大大学战歌》,深刻展现南方之强的铁血战骨。而歌舞《青春舞曲》则赞颂了青春和友谊,彰显了不服输的青年精神。穿着维吾尔族服装起舞的姑娘带来了浓浓的民族风情。

最后的第四篇章“学府春潮”立足于改革开放、邓小平来厦大视察的契机,介绍了厦大在新时期的新发展。歌舞串烧《青春校园》引发了今晚晚会的小高潮。当《一生有你》前奏响起时,观众们发出了一阵呼声。大屏幕上不停闪过厦大的风景图集,很多观众跟随着旋律轻轻打着拍子:“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如果说《一生有你》只是小惊喜,那当《致青春》的伴奏声响起时,观众席爆发出一阵惊呼声和掌声。钢琴声里,舞台上有一对男女低声对唱,还有一对舞者在聚光灯下旋转。接下来耳熟能详的《奔跑》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又唤起了观众对旧时光的回,生活容易,青春不易,且行且珍惜。
南强颂可不仅仅是学生的专场。原创歌曲《映雪之国》由厦大五位辅导员献唱,当老师们在台上为厦大和同学们送上祝福时,观众们再一次毫不吝啬送出掌声。他们说:“这是最好的年华,这是最美的厦大。”而厦大校友的朗诵《我是厦大人》,同样收获了高人气。这六位身着正装的厦大校友是厦大90年代、80年代甚至70年代的毕业生,他们在建南礼堂上庄严宣告:“我是厦大人!”他们身后的屏幕上,是蓝天白云下的厦大全景。

尾声“南强梦•中国梦”终于到来了,二十一世纪的厦大,是崭新的厦大。厦大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直在奋斗。 舞蹈《跨越腾飞》和歌舞《大好河山》表演完毕后,熟悉的校歌旋律响起,全体人员起立,为厦大母校送上了最美好的歌曲,同时也是最真挚的祝福。
厦大,生日快乐!
(厦大青年宣传中心 蔡晓娜 夏诗寒/文 关镇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