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跨界中思考—记“囊萤之光”学术沙龙第九期
    发布时间: 2014年03月13日

     

    312日晚上七点,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囊萤之光”学术沙龙第九期“关于跨界研究的思考——美国西部常青藤大学访学观感”学术讲座在囊萤楼三楼圆桌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外文学院英语系教授李力,他在二语习得、多模态、英语词汇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理论和实证探索。

     

    李力教授首先对跨界研究进行了简单说明。单学科发展在上个世纪90年代是主流趋势,而20世纪以来,跨学科研究有很大的发展,他认为,单学科研究带来的只是知识的增长,而跨越不同学科的研究能使科研、实际问题得到综合性、完满的解决。通过跨界可以达到部分之和大于总体的效果,形成新的理念。同时,他强调了跨界研究涉及到有所得、有所不得的取舍艺术与勇气,为了应对新的问题必须舍弃长期形成的固有的观念,如此才有足够精力研究新的学科。

    点击查看原图
       

    接着,李力教授介绍了自己做访问学者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跨界现象。他所在的访问学校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办学理念便是:多元而卓越,注重跨学科发展。而李力教授的导师George Lakoff虽在语言学系工作,却喜欢称自己为认知科学家,其著作《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将不同的概念放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而李力教授认为:“他的语言学给我一种体验哲学的感觉。”Steven Pinker也是跨界研究学者,他研究实验心理学,但很多著作都是关于语言学,甚至超乎语言学,涉及人性方面的。李力教授通过对跨界现象的详细描述,向我们展示了跨界的魅力。

    为了进一步的阐释“跨界研究”,李力教授用英文讲述了童话“太阳与月亮的故事”,配以丰富的表情,极大地活跃了现场气氛。故事童话情节大致为:太阳与月亮共同喜欢一个女孩,为了追求女孩,两人一同穿越森林,躲过攻击,但在河流面前,月亮失却勇气,止步不前。而太阳战胜恐惧,渡过河岸,最终与女孩结了婚。李力教授说:“通过这个故事,我想告诉大家要有勇气,要勇敢的到河岸对面去。”而跨界所需要的正是这种敢于取舍的勇气,“要不断地通过跨界了解自己、丰富自己。未来有无限可能,不能以现有的人生和才智的局限性来预想未来。”

    点击查看原图

     

    谈及在访学期间跨界研究的收获,李力教授认为自己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即认知。他在做学问过程中体会颇深的便是要致知格物,“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而当他看到加州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第一课的标题:I am special时,有很大的触动,“人能否有价值是由是不是与别人不一样决定的。和别人一样就没什么价值。”作为大学教师,应当成为学者,而学者自然会达到“为智而知,为知而乐”的境界,而目前他认为自己也正处于“知而乐”的理想状态。经过一年的思想沉淀,他对克里希那南达的话有了更深的感悟:“生命是一种深深的放松的状态,能欣赏自己的独特天赋,无需奋斗来证明自己。”

     

    在讲座的最后,许多同学分享了自己对跨界的看法,李力教授也回答了同学们关于跨界及访学生活的疑问。至此,讲座圆满结束。

     

    厦大青年宣传中心 文/蔡凉凉

     

    摄影/曾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