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7日,厦门大学团委书记张晴应邀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培训交流会上,以“从演武场到挑战杯:嘉庚精神引领下的厦大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题作“挑战杯”竞赛组织工作经验分享。
张晴分别从组织开展“挑战杯”的工作逻辑、工作体系、工作生态三个方面展开交流。一是以项目、产业、企业、成果四维驱动构建“挑战杯”参赛原生动力;以实践传承和制度创新铸就“逆境突围”的精神基因;协调融合思政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等共同构成厦大人顶天立地的“挑战”精神图谱。二是以“挑战杯”竞赛为牵引,以创新教育为突破口,通过优化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坚持科教融合、完善双创平台、延伸“挑战”价值链等方式持续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建设新时代厦大人的“挑战”体系。三是以构建全校全域全员育人响应链、“挑战杯+”创新生态矩阵、区域高校企业创新共同体等生态,坚持不断释放“挑战”动能。
多年来,厦门大学一直将“挑战杯”竞赛作为青年学生展现科技创新实力和能力的重要舞台。学校逐步构建起“全学科练兵、分阶式提升”的竞赛培育体系——各基础学科赛事承担着“演武练兵”的支撑功能,通过常态化训练强化学生专业能力;“挑战杯”赛事则作为体系中的战略高地,发挥着实战检验与成果转化的核心作用。学校坚持将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厦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文/校团委
图/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