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 组织奖、项目奖、个人奖
    发布时间: 2020年01月06日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项目奖、个人奖评选中,我校喜报频传。其中,“保贝e+”——厦门大学医学院儿童急救知识普及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紫奇频道”——厦门大学盲人电台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洪佳敏同学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为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汇聚志愿服务的青春力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深入、持久发展,在本次评选中,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授予81个组织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授予125个项目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235名个人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我校荣获组织奖、项目奖、个人奖的“大满贯”,用青春力量谱写出一支南强学子的志愿赞歌。

    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厦门大学志愿服务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我校赓续优良传统,传承志愿服务薪火的激励。近五年来,厦大青年更加主动地适应、融入、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全球孔子学院大会、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鸡百花电影节等重大活动中辛勤奉献,展现了青年志愿者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全校现有注册志愿者38000多名,年均发起志愿服务1160多项,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291万小时,形成了社区服务、法律援助等9大志愿服务板块。累计荣获志愿服务、公益创业等全国性赛事金奖6个。

    知无疆,爱无央。未来,我校青年志愿者和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不忘志愿初心,牢记青春使命,学习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做法、好经验, 向榜样学习、向先进看齐, 继续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为我校百年校庆和“双一流”建设镌刻志愿荣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延伸阅读:

    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厦门大学医学院儿童急救知识普及志愿服务项目——保贝e+

    “保贝e+”是一支由厦门大学医学院2014级本科生刘琼、陈漳鑫组建的由志愿服务走向公益创业的团队,立志于打造国内唯一且最专业的儿童急救服务与教学公益品牌,致力于减少儿童意外伤害,帮助更多的孩子抓住黄金急救时间。团队自主研发了许多儿童急救教学产品,以自我造血的模式维持生存,用盈利做公益,在学校、社会、医院等开展了上百场志愿活动,传播儿童急救知识,提高社会的重视程度,一丝不苟,倾尽所学,耗尽心力,只为了能够为这个时代、为这个社会真正做一点经世致用的贡献,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公益创业赛金奖、“创青春”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银奖……“保贝e+”项目自诞生以来,斩获多项荣誉。但同时,他们所有的付出,无关名利,无关任何浮于表面的东西,医者仁心,授业救人,他们将白衣精神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以生命为使命,一路高歌地走下去。

    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厦门大学盲人电台志愿服务项目——“紫奇频道”

    2015年,厦门大学志愿者们与盲胞李新怡以及一群热爱波音的视障人士相遇,于2016年正式成立厦门大学盲人电台志愿服务项目团队,创办了紫奇音频工作室,通过“子约”“星知夜语”和“紫奇说法”三个栏目向盲胞们普及文学、法律等知识。他们给了每一个盲胞发声的机会,给了每一个正处于黑暗中的人光明的力量,他们失去了视觉,但“紫奇频道”让他们用听觉更好地感知身边的山河烂漫、点滴温暖。

    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洪佳敏

    现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士研究生,福建省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曾任厦门大学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任。她始终怀抱着一颗助人的初心和满腔热情投入到志愿服务一线中,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500小时。曾先后担任“厦洽会”、“厦大95周年校庆”、“厦门国际马拉松”等志愿活动的领队,负责数千名志愿者的招募、培训、配岗,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她作为志愿者骨干被抽调服务于市筹备办综合协调组,她始终坚守岗位,严守国家秘密,受到工作组老师高度肯定。作为厦门大学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隆德分队队长,她带领队员在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开辟了厦门大学的新支教点,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联系社会上的爱心资源。

    未来,她将继续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凭借当代青年志愿者该有的青春热血和责任担当,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校团委:林宇阳 洪佳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