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管理学院外籍教授潘维廉回信,祝贺他新书出版,感谢他投身中国教育事业,相信他将会见证一个更加繁荣进步、幸福美好的中国,一个造福世界和人类的中国,相信他笔下的中国故事也一定会更加精彩。习近平总书记给潘维廉教授的回信极大的鼓舞和激励我校海内外青年师生。借着“我们的节日”新春游园活动开展之际,2月6日、7日两天,校团委组织两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潘维廉教授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来自喀麦隆、白俄罗斯、印尼、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留学生、国内学生和辅导员代表参加座谈。校团委主持工作副书记洪海松主持座谈会。
洪海松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潘维廉教授重要回信内容,并组织学习学校党委关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潘维廉教授重要回信精神的指示,希望通过座谈和海内外青年师生代表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厦大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厦大声音。在听完传达和学校的指示精神以后,与会的海内外青年师生踊跃发言,纷纷畅谈学习心得体会。
来自印尼的留学生蔡汶桦是人文学院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因为来厦大读书的关系,第一次来到中国,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了潘维廉教授的回信给了他很大的鼓舞,作为一名外国人,他非常渴望像潘教授一样更多的了解中国,融入中国。这个寒假,他给自己安排了丰富的留校活动,包括当校园服务站的志愿者,新春游园的活动志愿者等,就是希望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中国的生活当中。
金朝阳来自白俄罗斯,他是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城市规划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因为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他选择来中国读书。潘教授对中国文化非常熟悉,向许多中国人和外国人讲中国故事,而金朝阳今年的春节受一个厦门本地家庭邀请,体验了地道的中国春节,第一次收到了红包,他表示这是很特别的体验,丰富了他的中国故事。他今年还特别报名了新春游园会的志愿者,向许多来学校游玩的游客介绍了中国传统游戏,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艾和伟来自喀麦隆,中文非常“溜”的他是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2016级建筑学专业本科生。“看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潘维廉教授的回信使我受益匪浅”是他的心声。他说,因为中文不错,他在中国的留学生活过得还不错。作为留学生,他深刻地体会到需要更好的学习中文才能更好地了解和融入这个国家。这是他来中国以后在闽南待的第三个年头,他已经会说包括“我跟你说”、“喝茶”等一些闽南用语。他体验过中国不同地方的家庭年俗,希望接下来有机会走入闽南家庭体验春节。
马仕杰来自甘肃,是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系2018级本科生,今年寒假没有回家,他选择留校做学生助理。因为工作的关系,这个假期他与许多外国学生有了接触。他说:“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大学生,提升语言能力,大胆结交外国朋友,用自己的热情去讲述中国文化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主动说中国的故事,这是新时代的我们对外国友人的‘不见外’”。
李晗来自河南,是法学院2016级法学类专业本科生,她说,潘维廉教授浓厚的“厦门情”与“中国情”深深地感动了她,在学校与外国友人交流的过程中,看到外国朋友惊叹于中国走向世界的高铁,便捷高效的移动支付,清新宜人的环境,倾心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使她发自内心地为生在中国、长在中国而自豪。
维吾尔族学生努尔帕夏是人文学院人类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今年是她在内地求学的第五年。她说,潘维廉教授讲述中国故事的事迹给予了她启发,作为少数民族,五年来她深刻的感受到以包容的心态看待不同文化的重要性,要以包容的心态看待文化差异,互相尊重,这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来自艺术学院的辅导员王延斌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拉家常式的笔触感到特别亲切,他说作为一名厦大人,总书记百忙之中给潘维廉教授的回信,对他也是一份很大的感动和鼓舞。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新的一年要在追求教育梦想道路上更加努力奔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育人实践、推动学生工作,切实担当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摆渡者”。
尹心来自四川,是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5级本科生,他说习近平总书记给潘维廉教授的回信让他知道了原来身边还有这样专注于讲述中国故事的外籍老师,潘维廉教授“不见外”为中国教育事业奋斗三十载的精神令人敬佩,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为建设更美好的祖国,书写更精彩的中国故事贡献力量。
马艳是人文学院历史学专业2016级本科生,她来自新疆,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后,她对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也有自己的思考。她认为,对“外人”而言,了解中国,景只是暂留于眼的,而真正能够留于心的是情,就如潘教授之所以爱上厦门是因为厦门人对其的友好与热情,让他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中国故事也不是让外国人只是“听说”而已,要让他们有更多亲身体验,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积极参与。
来自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辅导员林婕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读于厦大,毕业后留校工作,是一名地道的厦大“土著”。“作为厦大土著应该怎么表达对学校的感情”是她在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潘维廉教授回信之后所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辅导员,我想最关键的就是立足本职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融入更多的中国情,传达更多的中华文化,努力为学校建设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
据悉,校团委积极邀请潘维廉教授给厦大师生讲述他的中国故事,已初定于3月12日给全校青年师生代表举办专题讲座。除此以外,校团委还将陆续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潘维廉教授重要回信精神系列活动,推动我校海内外青年学生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厦大故事,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凝聚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校团委 王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