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迎新】万余名2018级新生加入厦大“大家庭”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14日

     

      又是一年迎新时。910日至11日,来自世界各地的2018级新生约11691人加入厦大大家庭,其中,本科新生约5210人,研究生新生约6117人,此外,还有各类层次海外进修生286人,少数民族预科生68人,港澳台华预科生10人。学校成立了迎新指挥部,提前谋划,并对各部门、各学院的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分解,积极动员、协调校内外多方力量相互配合,群策群力,确保整个迎新过程安全、有序、顺利进行。

    10日上午,校长张荣带队到迎新现场看望慰问迎新中的师生员工,勉励大家克服困难、精益求精、团结协作,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共同为新生和家长送上厦大人的笑脸,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看到许多新生在报到后立即变身迎新志愿者,张荣向他们表示赞许。在与新生及家长的交流中,张荣感谢他们选择厦大及对学校的信任,询问新生们的入学感受和对大学生活的展望,鼓励新生们尽快熟悉厦大,适应新环境,将感恩、开放、创新、和谐等厦大文化品格传承下去,以全新的状态迎接未来的学习生活,在新时代做出新业绩。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赖虹凯,校党委副书记林东伟,副校长、迎新指挥部总指挥邓朝晖,校长助理陈光等也深入迎新一线,检查了解迎新工作以及新生报到情况。

    线上迎新 未到学校先知厦大

      这几年,学校大力推进数字化迎新工作,通过信息化实现迎新服务前移,最大限度简化现场报到手续,使得新生报到变得更加顺畅。

      打开学校迎新系统网站的页面,公告”“资助政策”“常见问题”“常用链接等一应俱全,新生关心的报到手续及流程、大学学习、生活等问题均可以在网站上查找到。通过迎新系统,新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就可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抵厦信息、军训服装尺码信息等等预选上报学校,并可以自主选房及查看舍友、对接志愿者信息等,同时在网站上了解厦大历史文化,接受第一轮入学教育。此外,这个集迎新指数、预注册、入退调申请、志愿服务、新生网络教育、绿色通道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不仅可在电脑上浏览,在大屏上操作,更融合于手机APP“i厦大”“厦大易班之中,实现了信息全共享,掌上全掌握。

      在迎新现场,因为流程简化,现场排长队等待的现象基本没有,之前信息填报完善的同学,不到两分钟就能完成注册流程。

    线下迎新 处处用心忙而不乱

      运输是每年迎新的重头戏。今年,学校在厦门站、厦门北站对人员和行李进行分流,将行李贴上专用标签,由货车运送至校园,让新生与家长轻松入校。学校还在高崎机场协调空港快线运送学生到校,在枋湖客运中心、梧村长途汽车站和五通码头设立引导点,引导新生前往学校。迎新期间,后勤集团运输服务中心十几辆大巴车和特运的车辆,往返车站和校园上百次,累计接待新生及家长万余人。

      在思明校区,迎新指挥部驻扎在自钦楼,各学院迎新点沿芙蓉路排开,住宿咨询点、绿色通道申办点、小绿自行车申请点、境外学生咨询点、现场缴费点,在映雪楼设立行李领取、中转点设在三家村,住宿申办点设在各学生园区工作站。在翔安校区,所有服务点则统一进驻学生活动中心,行李分发点设在一期食堂门外广场。每个点都有专人全天候值守,随时为新生提供服务。

      志愿者是迎新的重要力量。今年,全校650名公共志愿者活跃于各个场所,如同去年一样,每个新生都可以提前在迎新系统中提前认识自己的专属志愿者,然后接受其提供的一条龙服务,最后还可以在线上对服务进行评价。整个迎新期间,学生志愿者采取轮班制度,以保证各环节运转有序。

          此外,各个部门也都为迎新贡献着力量:厦大电台的迎新广播全天候向新生一遍遍地播放着厦大指南,讲述着厦大故事;学生公寓与环境服务中心在各楼栋粘贴了温馨提示,做好宿舍区的安全巡逻和行李看护工作,加派了门卫,配合保卫处做好校门管理和车辆进出管理,保洁员们辛勤劳动着,及时清运垃圾,为师生、家长维持整洁的校园环境;数百个临时住宿帐篷随时准备投入使用以应不时之需;饮食服务中心员工为新生和家长精心烹制美味佳肴;水电维修工作人员们24小时值班,定点待命,抢修在保水供电第一线还有各种板凳、凉伞、凉茶、饮用水……迎新期间,厦大校园忙而不乱,迎新师生用细致、微笑和热情带给2018级新生和家长美好的第一印象。

      新生报到后,入学教育、军训、主题迎新活动等一列工作将有序进行,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校园生活。

      (宣传部 文\陈浪 图\庄华 陈浪)

    责任编辑:陈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