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厦门大学内迁长汀80周年,为引导我校青年学生了解厦门大学艰苦办学的历史,传承和弘扬“四种精神”,在实践中培养爱校荣校的真挚情感,自觉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大学生,校团委自九月份起,组织开展了“喜迎十九大,溯源长汀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9月30日上午,校团委在学生活动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喜迎十九大,溯源长汀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出征仪式。校团委书记陈怀锋,副书记葛郝锐、廖晓波,参与实践活动的校院学生骨干代表参加了出征仪式。仪式由葛郝锐主持。
在出征仪式上,葛郝锐从背景意义、内容安排、队伍情况等方面介绍了本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情况。陈怀锋对参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们提出希望和要求,他指出:厦大内迁闽西长汀办学八年的历史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当代厦大学子,要主动深入了解这段历史,自觉传承先辈们自强不息、艰苦办学的精神,并以此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锤炼自我,不断增强自身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还要求同学们本着认真负责任的态度,发挥团队精神,认真策划思考实践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实践取得丰富成果。化学化工学院朱祎濛同学作为实践队代表发言,她表示定会认真参与实践,深入体会“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校训精神,在实践中努力提升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把这次实践作为自我成长发展,实现理想抱负的新起点。
校团委从9月24日至10月14日组织开展了第一阶段的实践活动,主要以实地寻访为主,所有团队均以“西迁溯源”为名,共分三个小分队,他们肩负不同的任务,各自前往不同的地区开展实践活动。


“西迁溯源”实践队第一分队于2017年10月4日抵达厦门大学抗战时期举校内迁闽西的旧址长汀县,参访厦门大学旧校舍、萨本栋校长故居和长汀县博物馆等地,并采访当地周边民众,挖掘厦大师生昔日在长汀兴学爱国、艰苦办学的历史足迹,在触手可及的厚重历史面前,他们满怀着敬意认真地感受,有了深切的体会,实践队员胡文煜说:“我们很难洞穿历史的厚壁,与那些先贤们隔着时代会面,但从厦大长汀旧址的各种遗迹和访谈讲述中,我们仍能清晰地感受到铮铮铁骨撑起的厦大精神。这些记忆一代一代传承在厦大人血管中,四种精神也终将成为我们人生的引路明灯”。


“西迁溯源”实践队第二分队是学生宣传骨干组成的联合采访组,他们于2017年9月24至30日参访厦门市档案局和厦门大学校史馆、档案馆。实践队员们认真查阅并记录了我校内迁长汀的相关档案记载和历史资料。嘉庚堂、学生宿舍、图书馆、礼堂……一张张模糊却很珍贵的大量的历史图片都如实地记录着当时的艰苦环境和动人的故事,他们认真记录,辛苦整理,为之后的人物采访和访谈录做好充足的准备。实践队员宋翔宇同学认为,作为一名有担当的厦大人,一定要不忘初心,时刻铭记我们自己的故事,而且要本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拿好自己的笔,写好自己的文章,做好自己的事,用我们的方式把我们的精神传递下去,传播开来!




“西迁溯源”实践队第三分队于2017年10月14日开始重走内迁之路,他们的第一站是漳州,队员们拜访了漳州校友会,与校友会举行了座谈,和校友们一同观看了讲述漳州校友会历史的视频,随后,队员们对吴两同先生和郑来发先生进行了访谈,两位校友作为厦大早期历史研究的资深专家,为队员们讲述了厦大师生内迁长汀路上经过漳州时,漳州校友给予的无私帮助和中间发生的很多动人故事,充分展现出了漳州校友会的爱校情怀。实践队员龚晨深有感触地说:“此次重走内迁长汀之路,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校友们对于母校的深情与奉献,这是厦大人最突出的特质,也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时空如何易换,厦大人对母校的爱始终不变!”。

接下来,校团委还将结合学生骨干培训、新生入学教育等,围绕“寻访内迁长汀之路”、“寻找烽火中的厦大故事”、“寻找红色中国故事”、“红土地与蓝海洋”4个篇章继续开展下一阶段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多支团队还将继续开展寻访调研,他们将采访知晓这段历史的老校友和史料工作者,记录烽火岁月中厦门大学内迁长汀路上的细节,此外,他们还将开展实地调研,开展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专题人物采访、红色土地故事采访、经济社会发展调研等,形成专题访谈录、实践调研报告、纪录片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成果。
(校团委 姚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