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9日,“2017年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重庆邮电大学落下帷幕,我校学子喜获两项一等奖。自2016参赛以来,我校学子已连续两届在该赛事总决赛中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在本次总决赛中,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46所高校的82支决赛队伍同台竞技。经过项目展示和答辩评审,我校两件参赛作品“微型无人机阵列”(队员:李汉波、沈平圳、孔茹茹、陈静致,指导老师:林和志、冯超)、“搏击助手”( 队员: 谢滕飞、张毅、魏明、苏东初,指导老师:陈华宾)最终脱颖而出,双双斩获一等奖。大赛新设“优秀指导老师奖”,林和志、冯超、陈华宾三位老师获此殊荣。此前,在华南分赛区决赛中这两个团队也都以一等奖的好成绩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
“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电子学会主办,面向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激励智能互联技术创新的一项非盈利、公益性的科技活动,旨在通过参赛作品的设计与实现,提高学校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写作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升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综合素质。大赛自今年1月1日开赛以来,吸引了全国30个省市、261所高校的967支队伍、超过3500名同学的踊跃参与,大赛设置了华东、华南、华西和华北四个分赛区进行层层选拔。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来自全国46所高校、82支队伍杀出重围,走进全国总决赛。
我校“2017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参赛工作得到学校相关单位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训练中心专门为大赛参赛进行立项,安排专款予以支持。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参赛团队提供场地、设备及相关器件支持。华南分赛区决赛结束后,华东赛区仲裁委员、我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办公室主任施芝元教授,华南赛区评委、信息学院黄联芬教授等大赛资深专家及通信工程系主任唐余亮教授为作品迭代升级、冲刺全国总决赛进行悉心指导。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