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信仰对话—一个人的长征》主题报告会
    发布时间: 2016年06月02日

    5月29日下午,由校团委主办、校友单位厦门市培德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支持的《一个人的长征》主题报告会在科艺中心报告厅举办,著名摄影家、纪录片导演左力先生讲述一个人重走长征路的经历。全体团干,国防生、马研班、学生组织骨干等学生代表到场聆听。激扬振奋的故事,精彩丰富的图片,真挚诚恳的分享,给现场师生带来了深深的触动,台下不时发出阵阵的热烈掌声。

    左力,曾任《深圳画报》首席摄影、《深圳周刊》摄影部主任。1999年,获澳门封面摄影师大奖。2000年,深入可可西里,拍摄盗猎藏羚羊事件,获中国新闻摄影金奖。从2005年开始,担任大型纪录片总导演,分别导演了《发现幸福之旅》,《移民与海》,《深圳地标》,《走读国际大都会》等大型文献纪录片。从2013年10月10日起,左力从江西瑞金出发,徒步行走12100公里,耗时374天,读写个人心得374篇,拍摄照片上万,耗时1年09天完成“一个人的长征”。


    报告会过程中,左力讲述了为什么要重新寻找红军,分享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回忆了众多革命历史领军人物和他们英勇奋战事迹,一个个鲜活的形象通过深刻、铮铮铁骨的故事清晰再现。左力说:“红军长征路线贯穿了中国11个省,串联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与无限风光,千千万万的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所呈现的体力、耐力和毅力的极限令人震撼,同时也激发了我重走长征路的热情与信念。”左力还对途中所拍摄的图片、撰写的故事、搜集的邮戳进行讲解,分享长征路沿途百姓给他的深刻印象,讲述了自己重走长征路途的感悟心得。他认为长征越来越具有普遍的精神性,它代表着忍耐、坚强、牺牲和百折不回的意志,应和了每个人内心渴望的冒险、献身以及体验艰难险阻的冲动。左力说:“长征锻造出了中国最强悍的一批军人,是理想和信仰的代名词,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我们要坚信,曾经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画卷,已逐渐在岁月的淘洗中黯淡昏黄,在这个呼唤英雄的时代,我们虽不能成为英雄,但可以成就英雄的梦想。 ”

    左力身体力行传扬历史故事,用简洁有力的方式使在座师生感受长征历史,使一个人的长征演变成一群人重拾梦想探求真理的精神远征,使长征的气节与精神受到无数粉丝追捧。这次主题报告会是我校“与信仰对话”活动之一。今年为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后续校团委还将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

    (团委青年媒体中心 田梦美 刘闻莺)

    附:观众感想摘录

    1.我们这个时代,可能确实是太过浮躁了,过于讲求物质,忽视了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如长征精神,左力先生的重走长征路是有意义的,也给我带来了很大震撼,很多启发。

    2.我相信今天来听报告会的同学们内心都有说不出的感动,而且回去估计都会想去一个个搜索报告会中提到的那些英雄,那些历史。整场报告会我听哭了好几次,结束的时候,脑海里还回荡着左力的那几句铿锵有力的话:我们可以不做英雄,但是我们可以成就英雄的梦想!还有,最有共鸣的是这句话:我太爱这个国家了!报告会很精彩,如果有可能,应该让更多的学生都来听听。

    3.我们可以不做英雄,但是我们可以成就英雄的梦想。但最动听的是这句话:我太爱这个国家了!

    4.与信仰对话,左力一个人的长征,一群人的跟随。讲得太精彩,让人热血澎湃热泪盈眶。我们共产党的历史真是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包括我们在内的这一代年轻人对党的历史认识和了解显然还不够,现在的时代太缺少为祖国为民族担当的情怀。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解放人民幸福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代代铭记代代传承。

    5.“心中若有方向,必能在荒凉之中走出个繁华的风景来。”讲座讲得很入心,一开场就被感动哭了。

    6.很美的开场,共青团活动的开场,备显活力。一个人的长征,人不能只为了梦想活着,然而,人不能没有了梦想!

    7.很少流泪的自己竟然在公共场合哭得稀里哗啦,是深深的认同触动了最真实的感受。一直很想更深入地了解30年代那一群走过战火纷飞的儿女,正是那个饱经磨难的年代成就了军神。磨难的时代才有英雄,不能成为英雄,也要怀有英雄的理想“天耀中华,天耀中华,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

    8.我们记得长征精神还不是最为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传承它,要把它运用到我们生活中去。无奈的是,我们还是太缺少这种长征记忆了,应该让大家都感受到长征精神没有走远。

    9.正如左力先生说的“我们不缺故事,我们更不缺英雄”,我们缺少的是传承,我希望未来可以通过更加多样的方式演绎这些故事,传承这些精神,比如电影、电视剧、文学作品等,只要走心,这些民族财富所带给我们的会超乎我们的想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