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晚,厦门大学2015“厦大PIE”实践故事会在自钦楼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学生处、研究生院、校团委等部门和师生代表近200人共同聆听实践历程中的故事。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暑期社会实践团、博士生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团、“丝鹭寻梦”实践队、“医上一厦”实践队、“西梦”实践队和“厦大青创”实践队等六支实践队代依次讲述了他们队伍组建、实践过程、成果总结中感人至深的青春故事。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暑期社会实践团介绍他们秉承“重访延安圣地,传承革命理念”的精神深入延安调查的所见所想。实践队走访了抗日时期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观摩多地珍贵遗迹,在一篇篇革命先驱的铮铮誓言中热血沸腾,切身感受南泥湾由“烂泥湾”到“好家园”的沧桑巨变,也对艰苦奋斗精神有了重新认识。
生物医药、新能源方向10余家企业单位与博士团的7名博士、4名硕士的智慧碰撞,擦出了前所未有的火花。他们历时8天,走访了恒顺醋业、先声药业、鱼跃公司等多家公司,与他们讨论企业发展现状并探讨生产工艺的改良,得到当地企业的一致欢迎。这群“理工科博士”用自己的所学的知识切实为地方做贡献, “即使顶着繁重的科研压力,我们也要毅然踏上社会实践的征途,这些是我们验证自己价值最好的地方!”
“丝鹭寻梦”实践队的行程用亲身经历为同学们阐释了生存、文化、教育梦想和青年担当的深刻含义。该实践队在过去一年行程超过5400多公里,他们撰写的新闻报道、调研报告等文字材料总近10万字,拍摄制作纪录片视频资料超1000分钟,他们向团中央提交一份3万字关于文化与旅游的方案报告,队长深情地说:“路上的辛苦和劳顿,在报告形成的一刹那都变成了满满的感动,这次远行调研将是我一生最大的财富!”

“医上一厦”实践队以鼓浪屿模式为例,深入探讨分级诊疗视角下,基层医疗改革动向。他们带着“分级诊疗”是什么、到底能给百姓带来什么等一系列问题来到鼓浪屿,入户调查,调研了解社区医疗服务现状以及居民对分级诊疗的看法,通过一份一份的问卷、一句一句的问答来抽丝剥茧找出问题并积极思考来寻求解决方法。
“西梦”实践队告诉我们:支教是一个爱与被爱的过程,当我们带给偏远地区孩子知识与温暖时,自己也同样收获了爱与温情。支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有意义的活动而已,它是还是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最好的土壤,当肩上有了对那些孩子甜蜜的责任感时,美好品格的种子就会悄然发芽。
“厦大青创”实践队则通过一个一个的对厦大创业校友的走访调研来为同学们演绎了一场实实在在的创业青春梦,既有厦大学长用两万块的启动资金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的励志故事,也有对“创业对学生意味着什么”“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等疑惑的深深思考,他们鼓励在场同学不管创业与否,最重要的是,要勇敢“追你想追的梦”,“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在互动环节中,现场同学台上与台下的交流轻松自如,同学们自由提问,与实践队一起分享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细节与乐趣。在热烈的气氛中,“厦大PIE”实践故事分享会落下帷幕,而莘莘学子为实践和真知付出的努力却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