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21级新闻传播学院的本科生。与滑板车结缘的契机其实十分奇妙,当时刚入学,苦于走路上课太远,想找一个代步工具,在机缘巧合逛淘宝的时候,看到了关于滑板车的推送,当时就一眼种草。
滑板车对我而言就是感觉很酷然后有一种很自由的感觉吧,像风一样来去自如。
印象最深的会是每次去海滨那边上课的时候,路过白城天台,看到一望无际的海,骑着滑板车,感受风从耳边吹过,看着远处的海景,会觉得一切都那么美好,感觉阴郁的心情都会得到放松,开阔,自由,轻松,积极的情绪萦绕在脑海中。


我是一个商科生。平时会忙于大量presentation、报告、数据分析等学业工作。但是,我喜欢和人交谈,仍然怀有者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孜孜不倦的求知欲,享受坐而论道的那种感觉。
终于有一天,我通过一次抽签选课,选到了可以让我站在辩论赛场上的校选。通过充分的准备和练习,我感受到了,理性从来就不失浪漫。


我是20级法学院的一名本科生。第一次接触京剧还是在高三疫情在家的时候,在b站上刷到了2013年的《同光十三绝》流水合集。
这个节目一改以往我对京剧枯燥落伍的刻板印象,让我看到了中国戏曲独有的那种精美妆容和舞台表现的张力,尤其是李胜素老师唱“猛听得”那一段,真是有一种奇妙的、说不出的自豪和喜悦。
自那以后我就慢慢踏入了这个领域,边听、边学、边唱,就在去年暑假,我和学长姐们一起参加了中文有戏的京昆专场演出,虽然没有出演特别重要的角色,但从排练到跟琴、再到上妆的亲历体验让我对京剧这一历久弥新的艺术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我是一名经济学院20级的本科生。接触滑板是在高考结束的假期,闷热的夏季、吵闹的蝉鸣,骤然松懈后无处生长的青春的生力——我想,不如试一试从未尝试过的,释放困囿于方寸课桌的神魂,在不知落点的腾空中挥霍鼓噪和快意。
尝试技巧花样的学习,在肾上腺素的鼓动里面对夕阳和散落的人群,不断跃起降落,在半米高的腾空里恍惚间也能触碰到云。碰坏了心爱的鞋子、制造了功勋般的淤青,在失败和成功里品味热爱的意义。
这样青春里的段落,在回忆里不断熠熠生辉,治愈着我本身。


我是一名20级数学科学学院的本科生,一个热爱数学、热爱运动的人。
平时忙于学习数学理论知识以及一部分院内的学生工作,但在有空的时候,我也会和朋友一起外出游玩,一起环岛骑行,将沿途厦门岛内的美景一览无余。我很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正如导师曾经和我说过,“在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
数学学习的内化使人更加严谨,一丝不苟,体育运动又使人更加积极,充满阳光。可能在狭义上来说,这的确是“不一样的我”,但在广义上来看,这两种看似不大相同的人生态度,两者并不矛盾,反而相互补充,相互协调。


我是21级经济学院的一名本科生。我在三年以前接触到了剑玉这个有趣的东西,它可以说是一种玩具,也可以算是某种“球类运动”吧。这个寒假,在刷视频的时候偶然发现了剑玉原来可以有这么多种玩法,就开始练习了。
这个学期有一次上英语课的时候也有向同学们介绍过,还展示了一下下浅薄的技术。之前崴脚了的时候上体育课也会带去玩一下,看到这个东西的人都会好奇地询问。因为剑玉还在厦门认识了同学以外的朋友,也算一个小收获吧。
今后想让更多人了解这个东西,希望大家都能试着玩一下。




我是人文学院20级本科生。接触到汉服大概是14、15年的时候。我喜欢这些服饰主要是因为我对于服饰艺术的审美会偏向于传统的中式古典风。再加上从小有一些诗词、书画、戏曲方面的积累和接触,就相对容易对这些中国传统服饰产生兴趣。
同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认为汉服的时间跨度比较大,款式种类也很丰富,涉及到各个时代的不同审美,因此对身材的包容度会更大一些,审美也会更多元。而现在的很多西化设计的服饰,其实对我这样体型的女性不是特别友好,时装市场并不会有太多适合我们的衣服。
每次当我选择一些中晚唐风格的齐胸襦裙之类的服饰,它的整体的配色,装饰都会营造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不会对自己的身材产生一种自卑,也更能去欣赏自己的美。



我是19级管理学院的一名本科生。
学生身份之外,我也有另一个身份——一名健美操高水平运动员。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有些许不同,在课余之外,我们的大量时间需要用于训练,学习与训练成为了我生活重要的两面。我们经常活跃在各类体育活动当中,代表学校不断冲击更高的竞技场,这让我感到很自豪。到现在,我已经多次获得全国冠军,2020年是很难忘的一年,那次我代表中国获得一金一银的成绩。
希望在未来日子里,运动与学习也会继续伴我同行,我想继续当一个发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