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厦大 第11期|Hello, World!
    发布时间: 2023年10月17日

    “Hello,World!”,是编程人独有的浪漫。它简单却不苍白,带有程序语言鲜明的色彩,代表了一种开怀拥抱不同世界的心态。它标志着初学者与计算机世界连接成功,象征着现实与网络世界的交换。

    交换生也同样怀着这样开放的世界观,怀揣Hello,World!”的想法,希冀着拥抱不同的文化,做出了决定,开启一场一个学期的旅行去往一片未踏上过的土地

    你是否也好奇交换生的生活本期团团带你一起感受他们与世界连接的方式。

    “爱丁堡是一座温柔的城市,爱丁堡大学是一所令人感动的大学”。

    爱丁堡既是幽静古朴的,也是年轻自由的,历史和现实在这里融汇,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浪漫。  在爱丁堡大学的交换生涯,我找到了独属于我的那份感动。

    我感动于她多元包容的生活方式个人属性自由定义,这里的人大多不会在乎别人的眼光。

    我感动于她严谨的学术氛围这里的几次写论文经历彻底改变了我过往一板一眼的写作习惯和散乱任性的论证结构。老师引导我广泛阅读、清晰论证,“为了保证你宽阔的批判思维,请你在广泛的相关材料,尤其是在对立观点的文献中游走,做到深刻地洞察问题的多维走向,由此再给出你选择的答案,而非一家之言,非断言”,以期更好地让我养成合格的学术习惯。我也从第一次拿到低分的“冲击”中迅速进步。

    我感动于她赋予的成长机会。语言障碍是交换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挑战,因为害怕尝试与表达,我曾多次蜷缩与压抑了自己的诉求,如在饭馆点餐避免点过于复杂的饮品而被询问更多具体细节,但我也愈发意识到我的害怕对我造成的不利,语言只是工具,它不应该成为阻碍你追求权利的阻碍。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0级本科生田峻豪

    “学好一门外语,拓宽了我的专业面”

    我的本科专业是德语,在此之前的我从未意识到跨学科思维对我究竟意味着什么。本科期间所学的知识是一个相对狭窄垂直的领域,我们在小范围内摸索前进;但在目光以外,还有着各式各样、熠熠发光的学科。

    而在牛津的课堂上我学会了踏出“舒适圈”,坚定了要做跨领域的人,以跨学科视角去观察外语市场的多元化方向和可能性。面对当前外语国际化的趋势,我开始意识到,学好一门外语不仅仅是能力的收获。我们学习外语,更能帮助改善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并促进文化交流。无论是语言、媒体,还是数字文化,都在不断发展,促进着世界各地人们的交流,跨学科的研究更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我们有更多的学习和学习方法,我们应该利用这个优势来实现跨文化的交流。

    同样的,我也收获了真挚的友情,来自全世界的优秀的同学们聚在一起,我们一起穿梭在牛津的街道,一起走过泰晤士河畔,一起在雨中漫步,一起组队拍摄,完成演讲。

    我常常感叹,还有多少人我没遇见。这一刻是难以复刻这是属于我们的独家记忆也让我的2023更加炙热。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刘珊宁

    “多元化的伦敦,逃离现实的窗口”

    伦敦的口音多元的。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大家有着不同的肤色和不同的口音,但是在同一方天地下和谐相处。

    伦敦的艺术多元的。这里博物馆数量众多。我本人是一个摇滚乐迷,而且英国刚好又是摇滚的起源地,在英国可以以一个也不算很高的票价,去看一些非常大牌非常传奇的乐队的演出。

    伦敦并不特殊,只是世界众多城市中的一个。留学交换的过程中也让我对国外课堂祛魅了,国外的课程、教育并不是如我想象中的那样艰深困难。但前往伦敦留学的经历又是特殊的。

    在伦敦的生活为我提供了一个暂时逃离现实生活的窗口。充实的学习生活让我只需要专注眼前,暂时不需要考虑未来。在目前这样的升学的关口上,这样的“逃避”也许能够略微缓解焦虑,获得短暂的“喘息”。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2020级本科生郑子恒

    “知晓沧海之蓝的人啊,从中国最美大学,远赴日本最美大学”

    因疫情而延误的交换计划重启,这一次远赴有着日本最美大学之一美称的北海道大学。在这里我找到了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必不可少的选课前询问,过马路受到礼让时的鞠躬感谢,与门口遇到的人鞠躬谦让……但同时礼貌内敛的日本人也会为了一场花火大会换上和服穿上木屐,提前几小时占领观赏位置;每年例行的北海道神宫祭典,也会游行到敬老院门口停下来为老人们表演上一段。

    在这里我收获了异国的友谊。在这里我结识了同样喜欢日本二次元文化的法国同学、喜欢吃中国麻辣拌的韩国同学、假期一起看海的日本同学,还有同住霜星寮的来自斯里兰卡的同学,我们一起做饭,我还教她使用筷子。是这些友谊让我得以忍受长达半年一个人窝在昭和风小宿舍里的寂寞。

    在这里我看到了另一片海域。我是一个喜欢看海的人,在这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但同时也看到了有着相同愿望的人们,来自异国他乡的大家都很友好,正是这样的“风景”带给我感动。

    ——厦门大学法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曹家璇

    “鹭岛漫步,‘法’外狂徒,公园、落日、拍立得的狂热爱好者”

     厦门大学除了中国最美大学的美名,同时也是一所实力强劲的综合性大学,在这里我享受到了多彩绚丽的风光,丰富多样的课程活动。

    鹭岛漫步,欣赏美丽风光。在厦门我去了许多公园:在湖里公园欣赏杜鹃花,在白鹭洲公园喂鸽子,在鸿山公园攀登山路,在海湾公园看日落……我始终认为劳逸结合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在走走停停之中,才能体会到厦门别具一格的美。

    “法”外狂徒,体味多元课程。在厦大我拥有更加多元的课程选择,我选修了《走进音乐厅》和《青年期的红处方》,在艺院音乐厅聆听同学们演奏各种风格的乐曲,听老师与药师们的讲解关于各类青春期须知的健康知识;而在课外,我也在建南大会堂观看了《遥望海天月》等剧目。

    许是在报名交换时就已经知道在厦大的时间只有短短四月有余,在厦大的日子里,我总是想着再多看一些,再多体验一些。厦门大学无疑是一所浪漫的学校,湖里游弋着黑天鹅,如火的凤凰花开着,丰富的文体活动、多元的课程设置都使我的视野得到了开阔。

    我更加意识到在自己的一方小小天地之外尚有无垠星空等待探索唯有保持开放的心态与积极的态度,才能不断汲取新知看见更广大的世界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2021级本科生阮婧研

    “每一过处都有专属于它的意义”

    厦大的教学和学习模式跟我的母校差别很大。老师尤其注重思维碰撞和讨论,同学们也能表达一些具有新意和深度的见解,我观摩、感受、参与其中,时常为自己的平庸和愚笨而难过。我曾一度沉浸在和同学讨论后的震撼中,某些独处深思的瞬间,我甚至觉得我在经历一场有关我人生议题的思想解放。

    认知和思维的成长,使我成为更喜欢的自己。在经过了老师指导、文献阅读、调查访谈之后,我短暂性摆脱了学术混子的状态。感谢老师“不要总写文献综述”的提醒,推着我走向了户外实践,做了点真正有意义的专业调查。仔细看看自己和问问自己,才发现时间留给我足够珍贵的正是经历和成长。

    在陌生的城市和校园里,我一个人孤独地走,心境或平和或焦急,但最后我都勇敢而坚定地走过来了。在凤凰花开花落间,一个来自异地的普通人,得到了属于她的青春的蜕变。

    感谢在厦大遇到的所有友好的老师、同学和工作者,是你们共同组成了我对厦大美好图景的印象。

    希望未来某一天我再去厦门,仍然能在那片美地找到回忆里的我的身影,并且能够笑着告诉自己,“每一处都有专属于它的意义。”

                     ——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2020级本科生周瑞

    “校门仿佛是连接现实生活与异世界的大门,疲惫时就可以转身投入大海的怀抱”

     我们学校一直以“小而美”著称,虽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我也想见识一下具有“中国最美大学”之称的厦大。

    在课程设置方面,厦大的课程种类也更为丰富,无论是选课时面对的琳琅满目的课程,还是上课时被新知识浇灌的满足感浓厚的学术氛围,都让我倍感幸福。

    来到厦大之后,我仿佛进入了一种GAP YEAR的状态,校门仿佛是连接现实生活与异世界的大门,疲惫时就可以转身投入大海的怀抱。

    更重要的是,厦大有着与其占地面积相匹配的“有容乃大”的包容度,她允许各种可能的发生,热情的同学、负责的老师、和蔼的校园后勤人员,都让我感受到了身在异乡的归属感。

    总之,感谢两所大学为我们提供的交流机会,相信这次经历不仅是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会是对我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一环,我将以更加开放和多元的眼界去面向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2021级本科生王凯茵

    “行走在厦门这座城市之中,绿色向我而来;漫步于厦大里,感叹‘灼灼韶华,风禾尽起’”

    说起为何来厦大?我们学校每一年都有交换生到厦大,在学长姐介绍中,渴望去厦大求学的种子便在心底发芽。当通知有交换名额时,我便立即行动,幸运被选上了。

    初来时,在偌大校园迷路的无措感,在课堂上不适应节奏的挫败感,没有三两好友来倾诉的孤独感,让我一度感到难过。

    不过,风雨之后的彩虹是动人的。

    我渐渐找到了节奏,找到了交流日子里的点点惊喜、片片感动,一切都向好发展。我还想插播一件惊喜小事——这是一个关于“状元”的故事。中秋节时,学校进行了博饼活动,我试一试,搏一搏。没料幸运女神惊现,掷骰子拔得头筹,状元饼花落我家。开心与惊喜之感从我心头溢出,月饼真美味!

    经历一个月的学习,我走近了中国古籍版本学,对历史学习方法有了更多认识。每一次汲取到新知识的新奇感、满足感让我着迷不已、干劲十足。希望未来的我保持热爱勇敢向未来

    ——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2022级本科生曾正婷

    “属于我的《厦日时光》开机啦,我会抓住机遇,定向梦想靠近”

    为什么来厦大交流呢?我一直都认为交流对于学习而言至关重要。交流学习的过程,不仅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拓宽视野,使我更好地理解世界。来厦大呢,还与一位毕业于厦大的老师有关。我从他口中了解到厦大,向往“南方之强”,后来从多方途径了解厦大,向往加深。当学院通知有交流名额,我向机遇果断出手,如愿以偿。

    走在林茵的校园,望着独特的嘉庚式建筑,我真切地感受到厦大之美。每走一步便驻足,我拿出手机、打开相机,记录下此刻。

    欣喜常有,可是烦恼也相伴。厦大专业课教材大多是本校老师自己所编,且修读的顺序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一个月来,我也在耐心摸索学习方式,慢慢调整状态。

    在班级里浓厚学习氛围中,我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全身心投入学习给我带来的充实感,形成了一种正反馈机制,让我在新的一天也活力满满,投入学习。每一次小进步都蕴藏着大欢喜坚定向着目标前进!

    ——西藏民族大学财政学院2022级本科生段朝林

    “记得那天去看日出,正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有一种自己被这个城市、这个学校接纳的感觉”

    来厦大以后有很多幸福的瞬间。感触最深的是开学第二周,跟一起来交换的同学起早去看日出。来到这里最初会缺少一种归属感,而归属感于我而言非常重要。那天去看日出,正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有一种自己这个城市、这个学校接纳的感觉。我当时一边感慨“想看到日出就能看到日出的厦大学生真幸福啊”,一边下定决心要好好珍惜在厦大的生活。

     回顾交换生项目,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感谢。感谢我的学校和厦大之间有交换生项目,感谢当时的我在忐忑之中还是下定决心填了交换申请表。来这里时间不长,收获却很多。

    舍友、老师、日出日落、藏在校园角落的惊喜,都让我欣喜万分。好像每一天都在收获些新的东西,以至于睡前回忆一下的话,都会感到“今天也是很幸福的一天”。我很庆幸当时的选择,也很开心来这里学习。

    既然迟早要离开我只希望能够不负在厦大的每一天无去无来。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1级本科生魏楚乔

    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他们跨越万水千山,前往不同的高校交换学习,边读书边体验。那些不期而遇的美好像星星一样明亮,在人生的画卷上熠熠生辉更懂得生活、更开拓的视野、更丰富的人生阅历,交换生的故事未完待续

    Top